[其他]抗弯钉子无效
申请号: | 87201003 | 申请日: | 198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00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陆裕朝;单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裕朝;单关新 |
主分类号: | F16B15/02 | 分类号: | F16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长宁区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钉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钉子的改进。
钉子都由钉头和钉杆组成,目前的圆钉或鞋钉或鱼尾钉的钉头受击面为平面。锤的工作面为微凸的圆弧面或近似的平面,在用锤敲击钉子时,钉子平面与锤的工作面之接触点,即钉头受力点不可能完全重合于钉杆轴线。即钉的受击点与钉杆轴线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锤击力对钉杆必有一弯距M。随着钉入深度的增加,钉杆与被钉物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加,导致了锤击力的增加,这样弯距M不断增加。当钉杆在弯距M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于钉杆材料的弹性极限时钉杆就被击弯。结果钉子报废、返工、被钉物表面被破坏、影响被钉物外观,还可能使在原位钉入的钉子更易被击弯。
当钉子受击面越大、或钉杆越长、被钉物越硬都使钉杆越易被击弯。目前的圆钉或鞋钉或鱼尾钉的受击面为平面,受击点很易偏离钉杆轴线而产生较大的弯距M,使钉杆在钉子钉入过程中常被击弯。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受锤击时仅产生极小弯距、使之不易被击弯的圆钉或鞋钉或鱼尾钉。
解决此任务的方案为钉头的受击面设计有一以钉杆轴线为对称小于或等于受击面的凸出块,此凸出块可为圆弧面或其它几何形状的凸出块。
由于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案,有效地减小了受击点与钉杆轴线之间的距离,也就有效地减小了锤击力与钉杆轴线之间的距离,使弯距M大大地减小,从而在一般情况下,此弯距M不足以使钉杆被击弯。
图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钉头受击面有一圆弧形凸出块的示意图。
图2为钉头受击面有一圆锥形凸出块的示意图。
在图1中描述了钉头受击面有一以钉杆〔1〕轴线对称的圆弧形凸出块〔3〕时受锤击的情况。在用锤敲击时,一般都平行形钉杆〔1〕,轴线方向进行敲击。已有技术所描述的钉头受击面〔2〕为平面,用锤敲击时,锤的工作面的圆弧最低点与受击面〔2〕接触,这就是钉头受击点位置。由于在敲时受击点不可能与钉杆〔1〕轴线重合,即锤击力与钉杆〔1〕的轴线有距离Lo,锤击力F与Lo的乘积即为弯距Mo:Mo=F×Lo。当锤的工作面最低点与钉杆〔1〕轴线偏离达到或超出顶头边缘时Lo达到最大值。而现在由于钉头受击面上有一以钉杆〔1〕轴线为对称的圆弧状凸出块〔3〕,在锤击时受击点必落在圆弧状凸出块〔3〕上。此时受击点与钉杆〔1〕的轴线偏离距离L远小于Lo。当锤击力F相同时,弯距M就远小于弯距Mo。这就使有园弧状凸出块的钉子不易被击弯,即相当于提高了钉子的抗弯性能。
图2中描述了钉头受击面有一以钉杆〔5〕轴线对称的等于受击面的锥形圆头凸出块〔7〕。它的作用与在受击面上有圆弧凸出块〔3〕一样,使受击点到钉杆〔5〕轴线的距离L远小于无凸出块〔7〕时的偏离距离Lo,从而提高钉子的抗弯性能。
当锤的工作面为平面时,对目前现有钉子的钉头来说,由于锤的工作面不可能与钉头受击面完全平行,这就使受击点几乎总是落在钉头边缘,即Lo几乎总是达到最大值,从而使钉子受的弯距总是很大而易被击弯。对有凸出块〔3〕、〔7〕的钉子来说情况与图1、图2中的情况相似,即L很小,从而弯距很小,钉杆不易被击弯。
以上的凸出块〔3〕、〔7〕由于较小,在锤击后又产生一定的变形,最终微量的凸起对外观不会有什么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裕朝;单关新,未经陆裕朝;单关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