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整体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1064 | 申请日: | 198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06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义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嘉俊 |
地址: |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可移式 自动 豆腐机 | ||
本实用新型属食品机械,是对豆腐生产机械的改进。
本发明人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申请号86202533),提供了一种使磨浆、压榨、烧煮、凝固等全部功能结合一体的豆腐生产机械。该专利经实施,制得的豆腐爽嫩可口,深得顾客欢迎。但该机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蒸煮器的加热槽与配水箱是分体式结构,则热源不能充分利用,生产用料也费;豆腐凝固成型温度是在80℃以下,而加热槽中熟浆液的温度达到100℃,因此在凝固工序前需给温度为100℃的熟浆降温,但该机仅采用自然冷却的办法,加长了冷却时间,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也难于控制;在控制操作系统方面,该机的控制箱也分立于主机之外,给操作和移动带来不便,而且该机虽对温度、液位、压力等工艺条件作了仪表化指示,但在控制方式上还主要靠操作人员的观察进行指令变换,使豆腐质量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制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制豆腐机,使之充分利用热源,节省不锈钢原材料,提高豆腐生产效率,提高整体化、整机自动化程度,方便操作,稳定豆腐质量。
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由磨浆装置、蒸煮器、蒸汽发生系统、凝固器及豆腐成型架和控制箱等部分组成,整体组装在用滚轮架起的机壳中。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蒸煮器中的加热槽采用套装结构,即加热槽设计成夹层结构:中间为浆液加热槽,用以贮存和加热从磨浆装置流来的豆浆;夹层作为配水冷却水槽,存放磨浆装置中磨浆时所需的生产用水,并且在此夹层中安装了作热交换用的盘管,高温豆浆通过此盘管再进入凝固器。这样,一方面夹层中的水被热豆浆加温,当此水被送到磨浆装置中去时便提高了磨浆用水的温度,也即提高了生浆液的温度,另一方面,温度高达100℃的豆浆经盘管流向凝固器的过程中被夹层中的水强迫冷却,使之从100℃降至80℃以下,则流入凝固器的熟浆液能立即进入凝固程序,这就大大缩短了熟浆冷却时间,达到了连续生产豆腐的目的。
为提高豆腐生产自动化程度,以适应不同用户需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新的控制箱,用逻辑电路实现自动检测控制。为此,本实用新型在磨浆装置中配置了一组落料检测和控制装置,在加热槽中配置了液位和温度传感器,在成型架上配置了成型料位传感器,它们接收的信息均传至控制箱中,随着各部分工作状态的变化,逻辑电路自动控制各执行机构,实现放料或停放料,加液或停加液,升温或停升温等动作,达到豆腐生产工艺流程自动化的目的。
上述设计构思如附图所示。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图。其中:〔1〕为磨浆装置,〔2〕为料斗,〔3〕为配水阀门,〔4〕为落料控制装置,〔5〕为落料传感器,〔6〕为下磨盘,〔7〕为过滤网斗,〔8〕为生浆出口管,〔9〕为加热槽,〔10〕为消泡剂箱,〔11〕为消泡泵,〔12〕为配水电磁阀,〔13〕为喷淋头,〔14〕为蒸汽加热管,〔15〕为熟浆泵,〔16〕为配水冷却水槽,〔17〕为热交换装置,〔18〕为配水泵,〔19〕为瞬间混合器,〔20〕为水泵出口管道,〔21〕为凝固箱,〔22〕为内脂箱,〔23〕为成型架,〔24〕为成型箱,〔25〕为蒸汽包,〔26〕为电加热装置,〔27〕为加热器水槽,〔28〕为磨浆装置电机,〔29〕为蒸汽电磁阀,〔30〕为液位传感器,〔31〕为温度传感器,〔32〕为成型料位传感器。〔33〕为逻辑程序仪,〔34〕为强电箱,〔35〕为排渣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义,未经张书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反馈的信封
- 下一篇:带电容的荧火灯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