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量程弹簧秤无效
申请号: | 87201184 | 申请日: | 198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18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曾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曾新 |
主分类号: | G01G3/04 | 分类号: | G01G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为滨,刘珍 |
地址: |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量 弹簧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称的改进。
当前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弹簧秤大多由环,弹簧,套管,刻度尺及吊钩组成。
市售的家用弹簧秤,袖珍测力器,都只用一根弹簧,量程较小,灵敏度低,在秤较轻物品时读数误差大,在秤重的物品时,因拉伸长度过大,使拉簧产生疲劳变形,造成以后秤量时量值不准确,因而这此弹簧秤不能作为计量称,只能以测力器的名义出售。
另一种在铁路系统用于秤包的,体积较大的弹簧称,它的造价高,仅适于秤较重的物品;因自重大,携带不便所以也不宜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作为计量称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弹簧秤一多量程弹簧秤,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携带方便。秤量时挂在吊钩上的物品重量可以在对应的刻度管上很快读出,既适于秤较轻的物品重量,也可以秤出较重物品的重量,量值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任务是采用以下方式完成的:弹簧秤是按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率和被秤物体重量成正比的原理制取的,为使秤量正确,灵敏,防止弹簧疲劳变形,多量程弹簧秤弹簧的伸长压缩率控制在60%以内,弹簧采用锰钢丝绕制,经高温热处理,中温回火和人工时效处理。
为使量程拓宽,弹簧秤中设有三根弹簧,三个刻度管,三组限位附件,以拉簧为中心,依次套上小刻度管,中刻度管,中压簧,大刻度管,大压簧和外大管,三根弹簧在管内或环隙内被拉伸,压缩,限位管的作用是使拉簧伸长率不超过控制范围,限位套和限位环的作用是对中压簧,大压簧的二端加以限定。在称量时,被称物品挂到设在秤下端的吊钩上,用手提起设在秤上端的拎环上,由于物品重量的作用秤内的弹簧均受到拉伸,压缩。在物品较轻时,因为中压簧,大压簧压缩率小,所以中刻度管和大刻度管均未能露出刻度值。这时拉簧伸长较多,小刻度管向上移动並显示出物品的重量值。当被秤物重量超过小刻度量程即第一量程的最大值时,中压簧因受进一步压缩,中刻度管向上位移到刻度范围,显示出称量值,当被称物品较重超过第二量程时,大压簧压缩量增大,大刻度管露出了刻度值,这时显示在第三量程的重量值即是这个较重物品的重量。
综上所述多量程弹簧秤由于设置了三根质量较高的弹簧,每根弹簧分别在三个量程上起作用,其形变严格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内,所以称量时各个量程所显示的数值稳定可靠。
多量程弹簧秤和现有弹簧秤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具有多个量程,所以称量范围大,称量的性能,分辨率比现有弹簧秤有明显改进。
结构紧凑,灵敏度好,量值稳定,使用寿命较长。
适于外出携带,称量方便,挂在吊钩上的物品重量可从刻度管上直接读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
附图1为多量程弹簧秤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面编号:
1-拎环 2-拉簧
3-小刻度管 4-外限位管
5-内限位管 6-中刻度管
7-外限位套 8-中压簧
9-内限位套 10-大刻度管
11-外限位环 12-大压簧
13-内限位环 14-外大管
15-拉簧销 16-吊钩销
17-吊钩
实施例:
附图1是一个具有三个量程的弹簧秤,拎环〔1〕装在秤的上部,穿过小刻度管〔3〕上端把拉簧〔2〕扣住,拉簧〔2〕置于小刻度管〔3〕内,下端和设在中刻度管〔6〕下部的拉簧销〔15〕连接,小刻度管〔3〕外依次套有中刻度管〔6〕中压簧〔8〕,大刻度管〔10〕,大压簧〔12〕,外大管〔14〕。小刻度管〔3〕用φ6×0.5不锈钢管制取,管外刻上刻度值,中刻度管〔6〕用外径φ10钢管制取,管外刻有刻度值,大刻度管〔10〕用φ16铜管制取,管外也刻有刻度值,外大管〔14〕用φ32聚氯乙烯管制得,长度200毫米,拉簧〔2〕,中压簧〔8〕大压簧〔12〕采用65号锰钢绕制,经过高温淬火,中温回火,和时效处理,拉簧〔2〕外径φ4长140毫米。
小刻度管〔3〕下端外壁设有外限位管〔4〕,中刻度管〔6〕的上端内壁设内限位管〔5〕,当拉簧〔2〕拉伸率达60%时外限位管〔4〕和内限位管接触,使拉簧〔2〕不再拉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曾新,未经黄曾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