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粉尘痕迹静电吸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1376 | 申请日: | 198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376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征;王菊园;薛盛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铁路公安处;山东济南印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5/00 | 分类号: | G08B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 痕迹 静电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高压静电原理提取平面粉尘痕迹的工具,是刑侦技术人员现场勘查的专用器材。
使用高压静电吸附法提取平面粉尘痕迹(主要是足迹),是我国八十年代开始采用的先进技术。但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相配套的平板电极(也叫平板电极吸附板)吸附器和滚动电极吸附器(也叫滚动电极吸附薄膜)在使用中都存在一些缺点,不能满足刑侦工作的要求。
滚动电极吸附器是用一根可滚动的金属管做充电电极,将黑色聚氯乙烯薄膜(做为吸附层)铺在地面上,将电极在其上滚动,加以高压电场,来取得痕迹。该装置的优点是吸附面积大,不怕弯折,但操作繁琐,电场分部不均匀,易滑动。
平板电极吸附器的充电电极是一块铁板,操作简便,电场分部均匀,但吸附面积小,效率低,不能适应弧面及凸凹不平的客体,另外携带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兼有上述两种装置优点的新型粉尘痕迹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充电电极,吸附层,高压静电发生器等部分组成,充电电极制成薄层后经复合胶与吸附层粘接成一体,并制成带状。为了携带方便,该带状复合层的一端镶嵌在绕轴上,而另一端与引出电极相联。引出电极可由金属管制成,高压静电发生器经导线与其相联接。如果将高压静电发生器制成管状,亦可取代引出电极而直接镶嵌联接带状复合层。
综合考虑充电电极的导电性,可卷曲性,强度,复合加工性,使用面积的任意性及携带是否方便等多项指标,本实用新型选用真空镀铝聚酯薄膜制做充电电极,选用丙烯酸类压敏胶或橡胶型压敏胶做为复合胶。
说明书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绕轴(2)是充电电极,(3)是吸附层,(4)是复合胶,(5)是引出电极,(6)是静电发生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充电电极(2)是由聚酯膜经真空镀铝制成的薄膜。吸附层(3)是由黑色聚氯乙烯薄膜制成,充电电极(2)与吸附层(3)之间的复合胶(4)是丙烯酸类压敏胶。制造时,将复合胶(4)均匀地涂布于吸附层(3)上,然后再在上面复合上充电电极(2),制成的带状复合层可根据需要选择多种尺寸。
带状复合层两端分别与绕轴(1)和引出电极(2)粘接,高压静电发生器(6)可用分体方式与引出电极相联接,亦可将改制为管状的静电发生器直接与带状复合层上的充电电极层相联接。
绕轴(1)是用来将带状复合层卷绕在其上的,由塑料管(如聚苯烯塑料管)或其它材料制成,引出电极(2)的作用是将高压静电传导到充电电极(2)(镀铝聚酯膜)上。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现有两种工具的缺点,优点全面:电场分布均匀,吸附清晰度好,具体技术性能如下:
1.适应性强,可提取多种物体上的平面粉尘痕迹(特别是足迹)。如:水泥,砖,木板地面,桌椅,纺织品,纸张,玻璃,塑料,金属物体等。尤其对于凸凹不平的客体或表面弧度较大的客体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吸附面积大,效率高,一次吸附面积最大可达2.5平方米。比原有器材可提高工效3至10倍,可一次提取成趟的足迹。
3.与客体密贴性好,充电5至15秒,可使本吸附装置与客体紧密贴在一起,获得清晰的足迹。
4.卷起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保存足迹。
在同一条件下,新旧器材实验比较数据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铁路公安处;山东济南印刷研究所,未经济南铁路公安处;山东济南印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内通信线路网络-室内分线盒
- 下一篇:圆锥曲线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