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手倒角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1452 | 申请日: | 198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45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传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传友 |
主分类号: | B23C3/12 | 分类号: | B23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角 | ||
本实用新型手倒角机,是用单相微型电机做动力,创新的一种轻型电动工具,适用于机械制造和加工业,也适用于修理业和部分的轻工制造,进行倒角或去毛刺用。
在机械加工方面,到目前为止,工件的倒角主要是在机床上完成,这样有时就需要专为倒角更换刀具,甚至需要一道倒角工序。其次就是手工用错刀来完成。
本实用新型就给这些领域里倒角和去毛刺的工作提供了一种轻型方便的电动工具。使用它可以在操作的空隙顺便的就能完成倒角,因此它可以起到节省机床动力能源和转动工时的作用。去毛刺比错刀即方便又快,因此也是搞好文明生产的有利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机械部分的壳体内装主轴、轴承和铣刀,用垫把铣刀调整在壳体的开口处,用罗母紧固,壳体装在微型电机端盖的外面止口上,用罗丝和电机紧固在一起,电机转子轴的动力通过联轴器传给主轴带动铣刀旋转,进行切削,壳体的开口起着导轨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做到高效节能,根据使用范围可分Ⅰ型、Ⅱ型、Ⅲ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Ⅰ型的机械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Ⅱ型的机械部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Ⅲ型的示意图。
图6是图7的A-A剖视(拆去主轴部分)。
图7是本实用新型Ⅲ型的机械部分剖视图。
该手倒角机的机械部分包括壳体(7),联轴器(17),主轴(8)、轴承(9)、(9),键(11),铣刀(10)、垫(16)、(15)、(12),罗母(13)、防尘盖(14)和轴承压盖(图中未画出)组成。图中电缆线(1)、护套(2)、手柄(3)、开关(4)、电机(5)。电机端盖(6)、(18)和法兰盘(19)为电机部分和手柄部分的示意图。
参照图将轴承(9)装入壳体(7)的轴承座处,用压盖和罗丝(图中未画出)固定住轴承(9)的外皮,轴承(9)的孔内装进主轴(8),在主轴(8)上依次装上垫(16)、键(11)、铣刀(10)、垫(15)、轴承(9)、垫(12)用罗母(13)紧固,防尘盖(14)用罗丝紧到壳体(7)的外端。主轴(8)的另一端接联轴器(17),壳体的止口装在电机端盖(6)的外面止口上,用罗丝把壳体(7)和电机紧固在一起,电机转子轴和联轴器(17)连接,这样电机转子的运动通过联轴器(17)传给主轴(8),带动铣刀(10)旋转,进行切削,完成倒角或去毛刺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根据使用范围分为Ⅰ型、Ⅱ型、Ⅲ型。
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手倒角机Ⅰ型,有手柄为手握式,在手柄的前部装手揿式快速切断自动复位开关,尾部出电缆护套和电缆线,该型是用手握住手柄,让壳体(7)开口处卡在另件的棱角上移动,完成倒角或去毛刺,该型适合于大中另件。
图4所示为手倒角机Ⅱ型的机械部分,该型有手柄为手握式,机械部分的铣刀刃直径不小于壳体(7)开口处的直径,切削平面有倾斜角,以便于操作,该型适合于清理园柱体和平面上的接缝棱角。
图5图6和图7所示为手倒角机Ⅲ型,有底座(法兰盘),为台式,可安放在工作场地方便的地方(如另件架或工具箱上),手拿另件从壳体(7)的缺口处推过,就能完成倒角或去毛刺,该型的缺口有三个可倒三个规格的角,该型适合于较小的另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传友,未经朱传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式自行车货架拓宽装置
- 下一篇:组合柜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