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熔断式保护插头无效
申请号: | 87201745 | 申请日: | 198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74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希治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2H3/16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兆年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断 保护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熔断式保护插头,适用于家用电气设备,如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电风扇等及手持单相电动工具,防止人身触电、设备漏电及因漏电或短路引起的火灾。
一般公知的电磁式或电子式漏电保护装置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元件较多,体积较大;多采用放大回路,抗干扰性能较差;采用接点分断和继电器机构,易出现机械性故障,可靠性较低(参见图3~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熔断式保护插头,使之具有电路结构比较简单,体积小,抗干扰性能好,无机械性故障,移动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代替公知的电磁式或电子式漏电保护装置,并弥补后者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整机装在两极插头内,并可代替需有接地线设备的三极插头。
2、保护插头是熔断式的,不存在触点容量及继电器机构故障等机械性问题。
3、正常使用时不耗电能,随设备搬动时,插入及拔出简单。
4、在低压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系统均可使用,功能不变。
5、采用该保护插头的设备发生触电、漏电或短路时,保护插头中的熔丝即刻熔断,以防人身与设备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了下述工作原理实现的:
当插头引线后的设备发生漏电(或触电)时,若漏电电流达到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送至可控硅门极较阴极为正并此时阳极也为正,则可控硅导通,这样,将有大电流通过熔丝,使熔丝熔断,开断了火线而实现保护。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试验回路的电路图。
图3~5是公知的漏电保护装置典型电路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L1、熔丝RS、二次绕组L2、电容C、二极管D1、可控硅K、限流电阻R1、R2、氖灯ND及按片NP等元件组成。当将保护插头插入被保护的电气设备的插座时,接通电源,手指摸在按片NP上,若氖灯ND亮了,说明保护插头的熔丝RS已接在火线上,插头插入的方向正确,起保护作用;若氖灯ND不亮,则插头两极换个极性即可。假如两个方向插入时氖灯ND都不亮,可能没电或熔丝已熔断。如发生过触电荷载,需按插头规定的熔丝规格更换;如无触电发生,电气设备要进行检查修理,修好后再换上熔丝。当保护插头的引线后的导线设备发生漏电,其漏电电流达到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零序电流互感器L1的二次绕组L2送至可控硅K门极较阴极为正并此时阳极也为正时,则可控硅K导通,大电流通过限流电阻R1和熔丝RS,熔丝RS被熔断,切断了电源。零序电流互感器L1的磁芯为非晶态铁磁材料,具有导磁率大、矩形比高及损耗低等优点,应用它可以实现在漏电流条件下,二次绕组L2的输出能直接触发可挂硅的目的。取消了放大回路,提高了抗干扰性能。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中(参见图1),氖灯ND回路可由试验回路代替。该试验回路由限流电阻R3、试验电阻R4、发光二极管D2及试验按钮A(双掷按钮或两投三接点微动开关)组成。在试验电阻R4的回路串以穿入零序电流互感器L1的磁环上的数匝线圈L3,以保证试验电阻R4不被烧损。该试验回路的绕组L3绕向与一次回路绕向一致,以保证动作需要的极性。当发光二极管D2发光时,表示极性接对,即接入保护插头的方向正确,插头处于保护功能有效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熔丝RS的额定电流为1安,过电流为3~5安,熔断时间为0.02~0.04秒。当电路中的可控硅K选用单向可控硅时,熔断时间可延长到0.07秒,完全可以满足保护人身设备安全的目的。按可控硅使用条件规定,可控硅在1~2个周波内,允许过电流系数为5倍,故可控硅K额定电流也可选为1安,即与熔丝RS的额定电流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电流为1安,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20~30毫安,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10~15毫安,额定断电时间小于0.1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希治,未经刘希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