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用旅行小车无效
申请号: | 87201761 | 申请日: | 198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76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0 |
发明(设计)人: | 方之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之岗 |
主分类号: | B62B1/12 | 分类号: | B62B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钢铁学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北京市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旅行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旅行和出差用的多用旅行小车。
现有的旅行小车只能在平把上移动,遇到上下楼梯时既不能拉又不能拎,成为一种负担。现用作上楼的小车结构复杂,自重大,不便旅行携带,如专利CNZL85200427,已公告申请CNGG85203936,CNGG85201799,在它们的设计里作为上楼机构多是三星轮,四星或五星轮,其缺点是上楼并不节省提升力,上、下楼时对台阶有撞击,不利于台阶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平地移动,又能上下楼梯,还可以当小椅子坐的轻便的多用旅行小车。
本实用新型是由主架〔1〕,轮子〔2〕,定位可变手把〔3〕,滑道〔4〕四个主要部件构成,其特征是主架〔1〕下部装有滑道〔4〕,滑道〔4〕和轮子〔2〕相切。手把〔3〕借助翻转钩〔8〕和固定钩〔9〕来定位,可固定在两个位置上。行李架〔5〕上覆盖平板〔12〕,以供车上无坐位时当坐椅;还装有可收折的保护杆〔11〕。手把〔3〕上有橡皮套,供当靠背,和提拎时的备用手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轻便,既满足上下楼梯的需要,又能当作小椅子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图,图1(b)是图1(a)的右视图。从结构上看它简单,轻便。
图2是小车在平地上使用的示意图。
图3是小车上楼梯时的示意图。此时先将手把〔3〕换到图1(b)虚线所示位置,加大与主架〔1〕的夹角,其作用,一是使滑道〔4〕与地面成50度左右的夹角,二是使手把〔3〕的握手横杆有恰当的操作高度。因滑道表面光滑,接触面小,摩擦阻力小,上楼时可减小提升拉力;下楼时小车是推着移动,借助小车自重下滑,更省力、轻松。由于滑道〔4〕与轮子〔2〕是相切的,所以无论上楼还是下楼,滚动和滑动间的转换是平滑过渡。小车的任何部位都不会撞击台阶的尖角,对保护台阶有利。从这点上说,滑道〔4〕既可采用钢质材料,也可采用质地较软、摩擦系数小的廉价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这和采用铜材料做轴瓦的原理相同。滑道〔4〕若使用日久有所磨损,也易于更换。滑道〔4〕若用金属材料,可用点焊固定在主架〔1〕上,其形状可用φ4~φ6的圆条。若用非金属材料可用箍或螺钉固定在主架〔1〕上。见图6(b)。
图4(a)表示上下楼梯时手把〔3〕、翻转钩〔8〕和固定钩〔9〕的相对位置,图4(b)是沿图4(a)中A-A线的剖视图。
在上楼梯时,先改变手把〔3〕的角度,即将车身降低,将翻钩〔8〕从主架〔1〕的横杆上推出,滑进固定钩〔9〕里,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自动脱钩。由于车身降低,手把〔3〕角度加大不会影响车上行李的稳定性。
图5是用作小椅子时的示意图。车把〔3〕上有橡皮或塑料套〔10〕,其作用一是当靠背,二是拎小车时备用手把。本设计考虑到在特殊情况下,万一楼梯破碎不能滑行,可顺手拎起小车,因手把高度适中,既不会拖地也不会将行李倒出。行李架〔5〕上装的平板〔12〕供作椅子使用。在当作椅子时,车轮上的止档块〔13〕(见图8)可增加在火车震动时小车的稳定性。在平地上当椅子用时,支撑腿〔6〕上的防滑皮套〔14〕就可使小车稳定,不必用止档块。
图6(a)表示金属滑道〔4〕与主架〔1〕的相对位置,图6(b)是非金属滑道〔4〕和主架〔1〕的相对位置。
图7(a)是行李架〔5〕的两保护杆〔11〕拉出后的位置,作用是当道路不平时,增加行李的稳定性。图7(b)是图7(a)的左视图。
图8(a)是止档块示意图,图8(b)是图8(a)的腑视图,其中虚线表示轮子的位置。
图1(a)中的〔15〕是支撑腿的自动折叠联动杆,整个小车的全部框架都能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之岗,未经方之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车自动连接装置
- 下一篇:抻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