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害气压保温瓶无效
申请号: | 87201848 | 申请日: | 198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84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宪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重庆市袁家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害 气压 保温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尤其是气压保温瓶的改进。
通常使用的气压保温瓶由瓶盖座(1)、壳体组件(2)、引水管(3)、瓶胆(4)、空心塞(5)、压气囔(15)、瓶盖(16)、压盖(17)组成,它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缺点:
(一)、带有出水管的空心塞(9)上端的进气口(13)(参见图1)是与上部的压气囊(15)和下面贮开水的瓶胆(4)连通的。平时,瓶胆中的热蒸汽沿着该口,通过压气囊(15)和瓶盖(16)与压盖(17)之间的间隙溢漏到瓶外,所以气压保温瓶的保温性能较普通保温瓶差。
(二)、在空心塞(9)的孔(14)中,通常插入一根延伸到瓶胆(4)底部的引水管,这样每次泵气压出开水时,总要带出一些沉淀于瓶胆(4)底部的水垢(8)来,食用这种开水对人体有害,特别是在硬水地区,这种弊病就更为明显。
目前我国生产的气压保温瓶与日本和台湾的产品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也都存在着这两个缺点。
为了提高普通气压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和减少水垢对开水的污染,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气压保温瓶的空心塞(9)上的进气口(13)的下口处增加了锥形塞(10)、弹性片(11)和盖(12)(如图1所示)。盖(12)的止口是扣在空心塞(9)上的,其上压住弹性片(11)。弹性片(11)的上端顶住锥形塞(10),锥形塞的锥度面塞住进气口(13)。这样,平时瓶胆(4)中的热蒸汽就不能溢到瓶外了,增加了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当用手按压压盖(17)时,气囊(15)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13),推开锥形塞(10)而进入到瓶胆(4)中,使瓶胆中的开水受到空气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又将原装在空心塞(9)下端、直插到瓶胆(4)底部的引水管改为螺旋软管(3),管的下端侧面开有进水口(7),口的上部装有浮盘(5)。受到压力的开水进入进水口(7),经引水管(3)、空心塞(9)的出水管流出开水来。由于引水管(3)的进水口(7)处在浮盘(5)的下边,浮盘(5)是浮在开水面上的,所以每次压出的开水都是瓶胆中表层的开水,不会带出瓶胆(4)底部的水垢(8)来。适当配置管(3)的长度,可调整浮盘(5)降到瓶胆(4)底部时的高度,以不致导出水垢为宜。
采用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气压保温瓶增加了保温性能,减少了水垢及沉淀物对开水的污染。在现有生产线上勿需作大的改动和多的投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害气压保温瓶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浮盘(5)的放大图。
在采用本实用新型时,软管(3)、浮盘(5)、锥形塞(10)、弹性片(11)和盖(12)均用无毒、耐高温的软质材料制成。浮盘(5)的内部可充入空气,也可用软质材料填充,制成后应很容易的从瓶胆(4)口部塞进拉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宪,未经刘忠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风扇摇头摆动角度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磁性减烟节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