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隔纱板无效
申请号: | 87201909 | 申请日: | 198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90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 |
主分类号: | D02G3/20 | 分类号: | D02G3/20;D01H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纱板 | ||
一种隔纱板。属于石棉行业的纺纱、合线工序,用作隔纱和降低粉尘危害。
纺纱、合线机的特点之一是由若干只纱绽和若干块隔纱板,分别排列在机器的两侧。图1中纱绽1和隔纱板2标示了它们的排列情况。当纱绽1旋转时,每一只纱绽1和与其相邻的两块隔纱板2相当于一只小“鼓风机”。纱绽1相当于小“鼓风机”的“叶轮”,隔纱板2相当于小“鼓风机”的“机壳”。每台纺纱机或合线机这样的小“鼓风机”就有148~204只不等。纺纱机合线机的另一特点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并被纱绽1旋转时产生的风向机器的内外端排放,如图1中箭头K1和K2所示;然后扩散到空气中,粉尘浓度高时可达40.67毫克/M3,超过国家标准20倍,而且石棉行业产生的石棉粉尘危害后果是严重的,故粉尘浓度不但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影响工人健康。
为了解决纺纱、合线工序的石棉粉尘,石棉行业大多数采取的技术措施如图1中的序号3和4。由于生产操作的关系,吸尘喇叭3和吸尘主管道4只能装在机器的内端。
这一技术措施起到了相当的除尘作用,通风量大,作用大,通风量小,作用小。从图1中箭头K2所指的排风方向可以看出,它和吸尘喇叭3的吸风方向相同,距离也近,这部分粉尘就很容易被吸走。但图1中箭头K1所指的排风方向和吸尘喇叭3的吸风方向相反,距离又远,要吸走K1端的粉尘就不容易了;它需要较大的通风量,能源消耗是较大的,所以一般设计的通风量都较小,除尘效果不理想。
图1中安装在纱绽1之间的隔纱板2是一块直形的平板,其目的只是起隔纱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隔纱板,它能在能耗较小的情况下,降低纱绽旋转时产生的粉尘,使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从而保护工人健康,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隔纱板由C、D和E三段组成;C是直形的隔纱段,D是角形的变风向增流速段,E是相对于隔纱段的另一倾斜的直形的变风向段。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隔纱板由弹性材料做成,并在弹性材料中夹有为增加刚性的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隔纱板的优点在于:不仅保持了原来隔纱板的作用,同时还利用纱绽1在加捻成型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的废风为能源,来治理纱绽1在上述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所以能在节约除尘使用能源的情况下,使纺纱、合线工序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本实用新型隔纱板的另一优点在于:杜绝了由于纱线断头后相互干扰产生的新的断头和飞花,提高了产品质量。
图1是已有的纺纱机或合线机除尘技术措施工作状态局部示意图。(除尘系统其他部分未示)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纱板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纱板应用后的工作状态局部示意图。
从图1中箭头K1、K2和序号1、2可以看出决定K1、K2,排风方向的是纱绽1的旋转方向和隔纱板2的形状。在风量已定的情况下,决定K1、K2排风流速的是纱绽1的A点到隔纱板2B点的距离S1。在纱绽1旋转方向已定的情况下,改变了隔纱板2的形状就可改变K1、K2的排风方向。在风量已定的情况下,改变了纱绽1的A点到隔纱板2B点的距离S1,就可改变S1处的排风流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上述两点的改变来达到的。
本实用新型隔纱板应用后的情况见图3中的序号5。
通过对图2和图3中各部位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图2中的C段是直形的隔纱段,它除了起隔纱的作用外,还起控制风向的作用,它将气流导入角形的变风向增流速段D。D除了起改变风向的作用外,由于纱绽2的A点到隔纱板5的B点距离S2的变窄,风的流速也随之增加。这股被改变了方向、增加了流速的风,便按设计要求流向相对于隔纱段的另一倾斜的直形的变风向段E,并受E段控制从K4端排出,被相邻于它的吸尘喇叭3吸取,由吸尘管道4送入尘室。由于本实用新型隔纱板5设计上的特点,不仅能将图1中K1端排出的风改变为从图3中K3端排入,还可将K3端外的空气“卷吸”进来;K3端便成了小“鼓风机”的进风口了,如图3中箭头K3所示。此时,从图3中箭头K4端排出的风量和流速都得了加强,所以能在节约除尘使用能源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除尘目的。
由于K3端成了进风口,纱线断头后就不能脱离隔纱板5的控制;该断头对相邻的纱绽不再产生干扰,杜绝了由此产生的新的断头和飞花,提高了产品质量。
直形的隔纱段C和角形的变风向增流速段D在弹性材料内夹有为增加刚性的金属片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未经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定时或定值控制、测量装置
- 下一篇:高炉串联罐硬联接喷吹煤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