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面接触磁吸式插座及插头无效
申请号: | 87201946 | 申请日: | 198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94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伟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 |
代理公司: | 水利电力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颖渱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历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磁吸式 插座 插头 | ||
目前,随着市场上各种家电产品的增多,多用插座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但使用一段时间后,铜片弹性减弱,便出现插头松动,铜片表面氧化,接触不良等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得用人手的力量去推动插头,所以使用不安全。
针对上述缺点,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接触磁吸式自动插座和插头装置,它无需人手的力量,而是靠磁铁的吸力毫不费事的实现插头与插座的面接触,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小巧美观。
本实用新型插座是由一对长条形铜片,一块扁平条状磁铁,以及上、下两端盖组成。一对条形铜片分别固定于下端盖中心线的两侧,而条形磁铁则固定于上端盖的中心线上,在上端盖中心线的两侧,还等距的开有四对长方形小孔。使用时可以互不防碍的同时插入四只插头。插头装置主要包括一对略成长方形的扁铜,它们分别固定在一个扁正方体的中心线两侧,并且两扁铜之间的距离要与插座上端盖任意一对长方形小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为便于插头装置能牢固地吸在插座上,在两扁铜之间加装了一块面积尽可能大一些的铁片(但不能触及到扁铜);在扁正方体装置的后半部还开有两组彼此互成直角的小孔(每组都有一孔带螺纹)。它们分别与两只扁铜相连,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某一孔接进电源线头后,在另一孔中用小螺杆能够很容易的将线头紧固在扁铜体上,从而使电流通过扁铜顺利地传递出去。
图一是插座下端盖的里表面结构图。
图二是图一Ⅰ-Ⅰ线的剖视图。
图三是插座上端盖的里表面结构图。
图四是图三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五是插头装置的正面结构图。
图六是图五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中相同数码为同一部件。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1为插座的下端盖,2为支架与端盖互为一整体结构;3是螺杆(较短),它旋在一端有螺纹的条形铜片4上面,铜片4的另一端则弯一个90度左右的角,它与用铆钉4d铆在铜片4上的另一个也成直角的小铜片一起插在支架2当中;条形铜片最好选用紫铜,因为紫铜不仅弹性好,插的也牢固,而且导电性能也较黄铜要高。5是两支长螺杆的孔,为便于安全起见,上端盖的孔最好凹进去一些,安装时可将两支长螺杆分别通过两组孔旋到下端盖后面套有螺纹的Ⅰ形铁片上,铁片则用木螺丝固定到所需按装的位置上;6为上端盖;7为四组长方形小孔,孔的两个短边分别有一个突起,如7a所示。这是为了插头在孔内不发生偏移而设置的;8为一个扁平的条状磁铁,它牢固的胶贴在上端盖6的中心线上;9为一条形装置,目的是使插头在长方形孔内更加稳固。
本发明的下端盖与支架之间、上端盖与条形装置以及若干突起之间均为一整体结构组成;该结构由高密度的聚氯乙稀或其它硬塑材料注模而成,以保证良好的设计外形,而且绝缘好、耐腐蚀。11为本发明的插头装置,12是扁铜,它在插头内的形状为梯形,目的是使扁铜不容易脱落,而露在外面的那一部分扁铜高度应与插座中条形铜片到长方形孔上表面的距离大致相等(前者应略微高于后者),目的是在使用中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和吸附效果;13为一长方形铁片,它的厚度要适中,位置要尽量地靠进主体正表面,但不得露出来;14和15表示两个互成直角的小孔,14为线头通道孔,孔15中套有螺纹,并有一较深凹陷,可使螺杆16旋进孔内后杆头不露在主体外面,起到保安作用。
本发明的插头主体由低密度聚乙稀或其它轻型塑胶材料注模而成,扁铜采用黄铜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伟,未经纪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