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车辆风管自动接解手无效
申请号: | 87202187 | 申请日: | 1987-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218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24 |
发明(设计)人: | 曲洪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洪信 |
主分类号: | B61G5/08 | 分类号: | B61G5/08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风管 自动 解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风管连接装置的技术改进。
铁路车辆自动车勾需要经常编解和摘挂作业;在以往风管的接解,尚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在摘挂车厢时,需要人钻进车勾底下接解和开闭两端风路,这样不仅影响作业效率,而且威协人身安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人曾在一九八六年四月申报了一项“车辆风管自动连结装置”,有效地解决了风管的自动接解和开闭两端风路,但该装置结构较复杂,生产成本也较高。为解决此问题,研制成功一种“车辆风管自动接解手”,本实用新型去消了上述的“车辆风管自动连结装置”中的开闭导杆、开关顶板、开闭柄、开闭轴、弹簧导杆等零部件、因此结构简单、造价低、节省原材料,便于推广应用。
图1为车辆风管自动接解手主视图。其中1为导向体、2为胶垫、3为导向体螺丝、4为连接体、5为调差弯、6为弹簧座、7为作用弹簧、8为连通管、9为支架、10为控位杆、11为球面支承、12为止铁、13为顶丝、14为靠板、15为伐弹簧、16为伐杆、17为垫片、18为胶垫、19为伐盘、20为压盖、21为管接头、22为弯头、23为伐杆腔、24为开闭伐体、25为靠板左凸起、26为垫环槽、27为靠板上凸起、28为限位凸起、29为冲击座、30为挂环、31为支座、32为闸线座、33为闸线、34为支架螺栓、35为调整螺丝、36为顶块、37为承架、38为导向体圆筒、39为导槽、40为导板、41为导翼。
图2为车辆风管自动接解手A-A剖视图。其中42为垫环拉杆、43为止销、44为垫环下片、45为伐杆位置、46为控位脚、47为垫环凸起、48为沉头螺钉、49为垫环上片。
现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风管自动接解手可分为连接、连通、开闭和支架四部分。
1.连接部分由导向体〔1〕、胶垫〔2〕、导向体螺丝〔3〕和连接体〔4〕组成。导向体〔1〕由上下对称的二个导翼〔41〕、导板〔40〕和导槽〔39〕组成。导翼〔41〕、导板〔40〕、导槽〔39〕通过导向体圆筒〔38〕连成整体且套在连接体〔4〕上,并以导向体螺丝〔3〕予以固定,导板〔40〕和导槽〔39〕各有60毫米的有效长度,在两个接解手连接后,可使两连接体〔4〕能够形成120毫米长的结合紧密的整体。上下导翼〔41〕相交90度,有效张口为180毫米,以确保一旦出现两车的车勾左右,上下偏向连挂时,能引导连接体〔4〕正确连接。连接体〔4〕内腔为通风管路,连接体〔4〕前端的通风口处设置有胶垫〔2〕,借助作用弹簧〔7〕的压力相互顶严,防止漏气。
2.连通部分由连通管〔8〕、弹簧座〔6〕、作用弹簧〔7〕、靠板〔14〕、顶丝〔13〕组成。连通管〔8〕的前端设置调差弯〔5〕,调差弯〔5〕的前端与连接体〔4〕焊成一体,连通管〔8〕后端与开闭阀体〔24〕相连,连通管〔8〕中间在球面支承〔11〕中孔中移动,作用弹簧〔7〕设置在球面支承〔11〕与弹簧座〔6〕之间,在连通管〔8〕后端靠开闭伐体〔24〕处设置有靠板〔14〕,与连通管〔8〕以螺纹连接并用顶丝〔13〕予以固定,以保证靠板〔14〕与导翼〔41〕的方向固定。靠板上凸起〔27〕在摘车后与支架〔9〕后面相靠,借作用弹簧〔7〕的压力将连接部分撑起,以保持固定位置。在靠板〔14〕下端设置控位杆〔10〕,控位杆〔10〕伸在支架〔9〕下部两个控位脚〔46〕之间,保持导向体〔1〕不发生径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洪信,未经曲洪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活齿减速机
- 下一篇:钢轨螺栓孔双面倒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