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跟骨关节内骨折外固定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202678 申请日: 1987-03-05
公开(公告)号: CN87202678U 公开(公告)日: 1988-06-29
发明(设计)人: 张铁良;顾云五;宫文清;刘伟航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医院
主分类号: A61B17/56 分类号: A61B17/56
代理公司: 天津市卫生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国庆,王恩普
地址: 天津市河***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关节 骨折 固定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为医学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外固定装置。

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2/3,但是由于治疗上存在困难,后遗症多,故到本世纪中叶        有不少临床医师对该病的愈合持悲观态度,国外学者Cotton、Bankart、Conn等氏甚至断言“这种骨折是一种必然导致残疾的损伤。”

迄今为止,对这种骨折的治疗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类:

1.不作任何复位和固定的早期活动。

2.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3.切开复位(植骨或U型针等内固定)。

4.早期关节融合术(距下关节或距跟舟骰关节)。

目前国内外尽管在治疗方法上意见未能统一,但治疗标准渐趋一致:即“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骨折后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主要包括:步行疼痛,残留畸形(足跟变宽、后足外翻、足弓扁平)及小腿三头肌萎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跟骨关节内骨折外用的固定装置,达到固定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避免长期固定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减少骨折后遗症的发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由鞋邦、鞋底、皮带签、鞋垫组成的跟骨靴;第二部分为由两块长方形金属板制成铰链式弹性踏板、踏轮支架、滚轮、可调式皮带、弹簧组成的弹性踏轮两部分组成。

图1跟骨固定靴固定示意图及鞋垫示意图。

图2弹性踏轮示意图及练功示意图。

第一部分跟骨固定靴图1,鞋邦1、鞋底2均用皮、仿皮革、坚固帆布制成,鞋邦1的脊部按有鞋眼,便于鞋带固定,在鞋邦1后跟中线上,距足底4cm处围绕足跟装有U型卡5,其卡5用轻质合金、铝及铝合金制成。在U型卡的两臂上有滑槽6,滑槽6内装有螺旋夹7各一个,可在滑槽6内前后移动,螺旋夹7顶端镶有一个椭圆形内衬海棉的皮压垫,并可在滑槽6内螺旋加压固定。在鞋邦1的后跟部上端安有围绕足跟调节松紧的皮带签3,鞋邦1内衬有0.5cm厚的泡沫海棉,以适合跟骨侧壁的自然弧度和保护,鞋邦1后跟下端有一个洞,以暴露足跟部便于观察足跟的血运情况,对于舌型骨折,在撬拨复位后,需保留撬拨针,该洞可提供方便。

第二部分弹性踏轮图2。

由两块长方形金属板制成铰链式呈角度连接的弹性踏板,通过弹簧12连接。在弹簧12连接角的对边用皮带连接,可调节角度。在弹性踏板8的斜面金属板上装有金属U型踏轮支架9,在U型支架的两臂中线上各有一孔,用于固定滚轮10,将金属螺杆穿连滚轮10置于支架孔内,使滚轮10沿轴心转动,滚轮10内侧直径大于外侧直径,呈圆锥形,在圆心上有一轴向通孔,滚轮10采用硬质木料,轻质合金、有机玻璃、工程塑料、金属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积极效果,患足复位后随即置于固定靴内。通过靴后面皮带松紧和压垫7前后移动,将压垫7调节到足跟侧面,使压垫中心落在内外踝后缘向下延长线上,再将螺旋夹7拧紧,将患足抬高,24小时后利用弹性踏轮练功。

第一步骤(复位后1~3周)患者用足心踩滚轮10,将弹性踏板8压低(即张角变小),在保持这种压力下,足心在滚轮10上前后滑动,3周后可开始由足心 ()/() 足跟跖面往返不停的滑动。

第二步骤(复位后第4周始)先用前足跖面将滚轮10及踏板8压低——足底沿滚轮10迅速向前滑动——滑过足跟跖面后迅速将脚抬起,然后,再用足跟将踏板压低——足底沿滚轮的向后滑动——滑到前足跖面时足部迅速抬起,如此往复,练功。

利用跟骨固定靴在弹性踏轮上患足练功,有助于足弓恢复和防止足跟外翻,滚轮10可拆卸,左右脚可互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跟骨关节内骨折外固定装置,在固定原理上与传统石膏固定方法完全不同,它利用固定靴两侧的螺旋夹7压力,对跟骨侧壁局部产生向心挤压力,达到固定作用,而石膏固定是限制了关节活动,达到固定作用。跟骨固定靴可根据病人伤足肿胀、消肿、练功、下地锻炼等不同情况,随时调节压垫的压力,并在弹性踏轮的配合练功下,病人可早期功能锻炼,患足关节不僵直肌肉不萎缩。在固定靴内配备的足心加厚的鞋垫4,使病人早期下地活动时,减轻足跟的负重(经测定放置鞋垫4足负重由原45.5%降到28.39%)应用该装置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使病人早期下地时间,较国内外其它方法提前1/2~1~3,减少了步行疼痛的后遗症,提高了治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院,未经天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