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功能自控暖气炉无效
申请号: | 87202745 | 申请日: | 198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274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沈振东;孙征远;陈建章;许慧珍;许生;张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振东 |
主分类号: | F24B9/00 | 分类号: | F24B9/00;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自控 暖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燃煤设备,特别是一种能够实现室内自动恒温供暖。自动控制部分炊事及家用电器电源通断的多功能自控暖气炉。
现有公知的民用取暖炉具主要是利用炉膛传导热或火口温度输送至烟囱或暖气片供暖,由炉膛、保温层、炉壁、炉篦、插口式炉门、烟囱及炉壁水箱等组成,市售的取暖炉就是这种结构,其排烟温度高、室内煤灰污染严重,非供暖季节不宜作为炊事炉具,更无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颖的由时间和温度进行程序控制的既能恒温供暖,又能实现自动控制部分炊事及家用电器电源通断的民用燃煤炉具,同时要充分利用余热。消除室内煤灰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相当于现有普通煤炉燃烧设备的炉面板上安装一个挡烟锅垫圈,其中心孔上放置蒸气发生壶或炊事锅皿,迫使高温烟气离开锅底后进入一个特定的流道,在这个流道中设置一个余热水套,使水套与烟气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烟气余热被水套充分吸收后才从烟囱排出,由于余热水套与烟气的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时间长,同时又能吸收燃烧室的火焰幅射热及炉膛传导热,所以能使综合热效率提高25%左右;在炉膛的底部安装一个三通管,三通管的下口有一个可装卸的储灰缸,三通管的上口安装一个绞渣器。摇动绞渣器曲柄便可使绞渣齿将煤渣绞碎落入储灰缸,取下储灰缸即可将煤灰倾至室外,避免捅炉扒灰造成煤灰污染室内环境;在三通管的横管开口处安装一个由齿轮传动的自动炉门,由炉门限位传动器执行时温综合控制仪的指令去控制炉门的启闭而控制燃烧过程,实现部分炊事自动控制及室内自动恒温供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时温综合控制仪必须包括时钟控制器、炊事温控器和可调式室温控制器,时钟控制器还控制一个特种继电器。由它的常闭及常开触点去控制家用电器电源的通断;为使供暖装置与暖气片的汽水混合能顺利进行,在回水和补水管道上安装一种单向伐,驱使回水进入余热水套及蒸气发生壶进行二次加热并产生蒸气输入暖气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一幅整体结构的综向半剖视图。
图2是一幅单向伐的综向剖视图。
图3是一幅绞渣齿轮的主视图。
图4是一幅绞渣器在三通管上口的俯视图。
图5是一幅自控电路图。
图6是一幅可调式室温控制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可调式室温控制器的主视图。
图8是一幅炉门限位传动器与自动炉门的展开示意图。
图9是一幅行程限位转换接触器的放大主视图。
图10是行程限位转换接触器的向视图。
如图1所示,一个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炉架是将支撑脚(1)、炉底(33)焊接而成。三通管(5)焊接在炉底上,在三通管上口和炉底上座落着炉芯(11)及内炉壳(26)。炉芯中间是炉膛,炉芯与内炉壳之间有内保温层(13)及二次进风槽(14),内炉壳支承着螺旋形炉盖(15)及挡烟锅垫圈(16)。其上可供放置锅皿,这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装置,现有煤炉的高温烟气离开锅底后便直接飘散在室内或串入烟囱。造成热能浪费并可污染室内空气,本实用新型中的高温烟气在挡烟锅垫圈(16)与蒸气发生壶(17)或锅皿底部的阻挡下进入内烟道(2),穿过余热水套与外保温层(31)之间的空隙。在外炉壳(30)与余热水套之间的外烟道(28)内上升,最后才排出烟囱(19),余热水套处于内外烟道的包围之中,能充分地吸收余热,使烟囱排烟温度降至60℃以下,烟囱可采用纸板制作,外炉壳也可用植物纤维加防火粘合剂制作,可节省大量钢材,而且成本低重量轻、不锈蚀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振东,未经沈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煤灶自动抬锅盖火器
- 下一篇:三辊驱动对称式卷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