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新型耐腐蚀密封离心泵无效
申请号: | 87202820 | 申请日: | 198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282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04 |
发明(设计)人: | 姜乃昌;周曼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建清,王非平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腐蚀 密封 离心泵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耐腐蚀密封离心泵,属于F04D类。
常规的离心泵,它由轴承座〔6〕,下夹板〔7〕,主轴下轴套〔8〕,密封圈〔12〕,螺母〔13〕,保险垫圈〔14〕,泵壳〔15〕,叶轮〔16〕,泵盖〔17〕,内密封圈〔18〕,密封垫〔19〕,主轴〔22〕,上夹板支架〔24〕等构成,主轴〔22〕从压出侧处穿出泵盖〔17〕,与电机〔27〕联接。主轴〔22〕穿出泵盖〔17〕时,在轴与盖之间存在间隙,有间隙就会有泄漏。目前一般采用的轴封手段是设置“压盖填料型”的填料盒。它是由轴封套,水封管,水封环及压盖等五个部件所组成。这种轴封装置置于叶轮的压出侧,泵工作时,为了填料冷却与润滑的需要,要求泵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高压流体沿轴封处能够连续地外泄,经常需要调整压盖螺母来调节填料的松紧度,控制一定的流体外泄量;同时,泵运行的车间要求有地面排放流体设施。多年来,对于输送酸性、碱性或具有腐蚀性的其它流体介质的车间中,运用这种轴封结构的离心泵工作时,车间地面受滴漏跑泄的流体腐蚀,使环境恶化,这是长期以来,在化工、轻工、冶炼、医药等行业中一直急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耐腐蚀密封离心泵。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主轴与泵盖之间的轴封装置置于叶轮的吸入侧,轴封装置采用波纹密封圈来实现密封,并在泵盖上用密封压盖拧紧,从而保证流体不外泄,消除了泵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由轴承座,下夹板,主轴下轴套,密封圈,螺母,保险垫圈,泵壳,叶轮,泵盖,内密封圈,密封垫,主轴,上夹板支架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主轴与泵盖之间的轴封装置置于叶轮的吸入侧,轴封装置采用波纹密封圈来实现密封,并在泵盖上用密封压盖拧紧,从而保证流体不外泄,消除了泵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环境的污染。泵壳、叶轮、泵盖采用树脂玻璃钢模压件。内密封圈采用柔性石墨密封圈。泵与电机联接采用立式直联,支架采用三点活动脚支承底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它由轴承座〔6〕,下夹板〔7〕,主轴下轴套〔8〕,密封圈〔12〕,螺母〔13〕,保险垫圈〔14〕,泵壳〔15〕,叶轮〔16〕,泵盖〔17〕,内密封圈〔18〕,密封垫〔19〕,主轴〔22〕,上夹板支架〔24〕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主轴〔22〕与泵盖〔17〕之间的轴封装置置于叶轮〔16〕的吸入侧,轴封装置采用波纹密封圈〔20〕来实现密封,并在泵盖〔17〕上用密封压盖〔21〕拧紧,从而保证流体不外泄。由于主轴〔22〕与泵盖〔17〕之间的轴封装置置入叶轮〔16〕的吸入侧,因而对轴封的压力减少,这样减化了密封装置的结构,同时,波纹密封圈〔20〕采用氟橡胶一次模压成型。因而具有耐热、耐腐蚀性能及抗压缩永久变型等优点,而且易于加工和模压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泵壳〔15〕,叶轮〔16〕,泵盖〔17〕均采用树脂玻璃钢模压件,一次加工成型,无需再作精加工。泵壳〔15〕,叶轮〔16〕,泵盖〔17〕的流体经过表面光洁,内阻小,并且,玻璃钢具有强度高、耐热、耐腐蚀等特点。内密封圈〔18〕采用柔性石墨密封圈,这种柔性石墨采用普通的纯石墨通过氧化处理,形成石墨层间化合物,然后,进行瞬时热处理,使石墨层间膨胀,膨胀后的体积可达原石墨体积的80~200倍,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泵体与电机联接采用立式直联,支架采用三点活动脚支承底座,使用中无需另做基础,结构紧凑,安装维修十分方便。主轴〔22〕采用不锈钢加工成型,支脚〔1〕,轴承座〔6〕,下夹板〔7〕,密封压盖〔21〕,调节夹板〔23〕,上夹板支架〔24〕等可用金属按常规加工制成,螺栓、螺母、垫圈、电机可外购标准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主轴〔22〕与泵盖〔17〕之间的轴封装置置于叶轮〔16〕的吸入侧,轴封装置采用波纹密封圈〔20〕来实现密封,并在泵盖〔17〕上用密封压盖〔21〕拧紧,从而保证流体不外泄,消除了泵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环境的污染。整个泵体结构简单,重量轻,加工方便,成本低,同时,该泵具有节能明显,噪音小,运行安全可靠,安装检修省时省力等特点,也适于抽升各种非腐蚀性流体介质。
附图标号说明:
〔1〕——活动脚支承; 〔2〕——螺栓;
〔3〕——垫圈; 〔4〕——螺柱;
〔5〕——垫圈; 〔6〕——轴承座;
〔7〕——下夹板; 〔8〕——主轴下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