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动木工刨无效
申请号: | 87202849 | 申请日: | 198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284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振玉 |
主分类号: | B27C1/04 | 分类号: | B27C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庆***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木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材平表面电动加工机械。
加工木材等质料平表面的刨削工具,目前有手工刨和电动刨二大类。使用手工刨,加工面光滑、平整,但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电动刨虽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因目前使用的电动刨床或手提式电动刨均采用刀轴平行于所刨平面的“滚筒式”刨刀,使得在刨削加工过程中较难避免产生的刀轴径向振动,正好垂直作用在所加工面上,从而产生“波浪形”表面,严重影响所刨平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木工刨。这种电动刨在刨削过程中,即使刨刀产生一些刀轴径向振动,也能保证所刨平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光滑度,从而提高了平表面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用刀轴垂直于所刨平面的旋转式平面切削的旋刨刀替代以往滚动式切削刨刀,使刨削过程中由刀头与被削木料产生的刀轴径向振动方向,由以往垂直于所刨平面改变成平行于所刨平面,从而大大提高了刨削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具体是这样实现的,在刀轴一端,设有径向缘部均布设置两个以上刀头的旋刨刀,所述的旋刨刀可与刀轴一体制作,也可用冲压、切削等方法单独制成,用螺钉或焊接等连接法与刀轴紧固连成一体,其刀轴与电动木工刨的导木平板呈垂直向安装。
通常,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木工刨的旋刨刀刀头以尖角(刀刃口与刀背的夹角)20°~40°,前角(刀刃面与所刨平面的垂直线的夹角)40°~60°,后角(刀刃底面与所刨平面的夹角)4°~12°为适宜。上述诸角的具体大小选定视所刨板料的质地、硬度和加工粗细度等要求合理的选择。为了防止切削过程中刀头温度过高,在旋刨刀刀头刃口内缘与刀轴轴心间有一距离,并采用在其间车削一凹体或者使刀头刃口部折向所刨平面等方法,与所刨平面间形成空隙体,以利于减少刀头与木料等的接触面和提高散热效果。另外,为了提高刨削效率,消除手提式电动刨体的反向力矩,可在该旋刨刀相邻的斜前方或斜后方的同一平面上,设置另一个其刨坑相搭接、且朝相反方向旋转的反向旋刨刀。这样既排除了两旋刨刀刀头间的相互干扰,又能避免两刀间木料刨不掉的现象。同样,该旋刨刀亦可用在电动木工刨床等加工机械上。
图1——手提式电动木工刨总装示意图;
图2——图1的A向视图;
图3——一种旋刨刀的装配示意图;
图4——旋刨刀的俯视图;
图5——旋刨刀的主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1~5所示。它是在手提式电动木工刨的刨体(2)内设置的电动机(1),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与导木平板(3)垂直安装的刀轴(4)。在刀轴另一端的一段螺纹体上,旋接有与其相配合的紧固螺母(5)和套接体(6),在套接体(6)的另一端上有一个方形凸体(7),其上套有形心处开设相应方形卡孔(8)的旋刨刀(9),在旋刨刀的径向缘部均布设有四个刀头(10),刀头的尖角(α)为30°,前角(b)为50°,后角(C)为8°。刀头的刀刃部均以相同角度俯向所刨平面,其间形成所述的空隙凹体(11)。该旋刨刀系采用钢板冲压成型,并对各刀刃部进行削磨和热处理后制成的。它由其凹体侧的垫片(12)及位于其形心处的埋头螺钉(13)与套接体连成一体。为了避免埋头螺钉(13)的松动,在其径向对顶两颗固定螺钉(14),在所述旋刨刀的相邻斜前方,有一个由一对相同齿轮(15)啮合驱动的相对应的反向旋刨刀(9′)。两旋刨刀的刀头(10)分别嵌入导木平板(3)上开设的略大于刀头外周径的两藏刀园孔(16),为了防止木屑进入两齿轮间,在两齿轮(15)与旋刨刀的紧固螺母(6)间由齿轮箱板隔开。木屑通过通道(17)排出刨体(2)外。
在刨木过程中,若需替换或磨削旋刨刀,只要拧松固定螺钉(14)和埋头螺钉(13),取下垫片(12)和旋刨刀(9),再依次按装上新刨刀即可。正、反两旋刨刀若不在同一平面上,则打开刨体侧的插板(未画出),拧松紧固螺母(5),旋转套接体(6)而上下调定后,再拧紧紧固螺母(5)便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木工刨,不但具有电动刨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而且克服了以往电动刨易产生“水浪样”花纹的缺陷,提高了所刨平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振玉,未经林振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