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液压匣笼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3179 | 申请日: | 198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317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陶元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元宝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匣笼机 | ||
该实用新型液压匣笼机是建筑陶瓷行业,特别是多孔推板窑用的匣笼制作机械。
上述匣笼是烧制釉面外墙砖使用的,主要的耐火生产工具,即釉坯装进匣笼,推进窑内烧结的工具。为减轻推力,少吸热量,要求制作的匣笼层次多,体要轻。所以对它的边框和齿的结构强度要求比较高。否则,影响釉面砖烧结的成品率。显然,制作匣笼就成了生产的重要环节。持续多年来用石膏模浇注和手工笨法制作匣笼,已不适应生产的发展。因此机制匣笼是急待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代替石膏模浇注和手工笨法制作匣笼的机械。它不但解决制造工艺繁琐和笨重劳动;而且能成型规整,结构密度强、耐用,并能根据需用的规格,压制单孔或多孔匣笼。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据根匣笼物理结构的技术特性,采用由上端加压成型,向下端脱芯模,而后脱外模的特点,构成该机上部装有压合成型的液压缸;中部装有向下脱芯模的液压缸;下部是脱芯模的联杆装置;机台上装有匣笼模具,由这四部份构成了上下同心的压合、脱模机构。固定在机台上的座盘为上下同心的基准,压头中心要垂直于座盘中心,芯模下端固定在托架上,沿着座盘中间芯孔上下脱模滑动,外模框坐在座盘上,用稳钉销固定在中心位置,用卡爪控制压合时上下浮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区分:原制作匣笼工艺,就浇注工艺讲,它有一套光滑的铜或铝合金的模型,用它先浇注能分解的石膏模,而后用模箱合装在一起,即称为匣笼石膏模。浇注的耐火材料,必须用球磨机磨成泥浆。浇注后借助石膏模能吸水的性能,逐渐凝结成型,然后轻轻地脱模取笼。再干燥石膏模。由于耐火材料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浸入石膏模,致使石膏模很快老化,不再吸收水分而废除。综上所述,浇注匣笼工艺繁琐,质量不佳。而液压匣笼机,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机制的匣笼结构密度强,匣内齿型规整平滑,外型边直角正。根据需用可压制单孔或多孔匣笼。成本低,效率高,平均4分钟压制一个,比浇注成型效率提高十倍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液压匣笼机的侧面图。
图2、是匣笼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液压匣笼机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该机装配两组液压缸,由上加压成型的液压缸(1)带动压头(3)压合成型。向下脱芯模的液压缸(2)通过联杆装置拉动芯模(8)向下脱模。压头(3)的压合面要与座盘(7)平面相平行,压头(3)齿型与座盘(7)芯孔的齿型相对称,而其齿又与芯模(8)齿相互吻合。芯模(8)齿与座盘(7)中间芯孔的齿相互吻合,芯模(8)下端固定在托架(9)上,通过联杆拉动芯模(8)沿着座盘(7)中间芯孔上下脱模滑动。座盘(7)固定在机台上。座盘(7)芯孔的齿和四边,既是压合匣笼的模底,又是脱芯模的漏盘。外模框(4)坐在座盘(7)上,并与座盘平面垂直,用稳钉销(5)固定在中心位置,用卡爪(6)控制压合时上下浮动。工作时把芯模(8)提高到与外模框(4)相平,然后装土压合。成型后先脱芯模(8),再把外模框(4)连同匣笼一同起动,用脱模板垫在匣笼底面,借助芯模(8)上升顶出成型匣笼。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除液压缸外,一般的机件加工厂均可制作。需用单孔或多孔的匣笼模具,根据釉面砖的规格和需要的孔数,确定匣笼型状,如图2所示。而又根据匣笼型状确定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元宝,未经陶元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3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