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悬线涂油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3563 | 申请日: | 198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3563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2 |
发明(设计)人: | 袁豫音;贾光礼;季宝柱;唐仂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宝鸡工程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1B12/08 | 分类号: | B61B12/08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中平,王俊城 |
地址: |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油 | ||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悬线涂油,特别适用电气化铁路导线承力索涂油的一种涂油器。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领域中的已有技术是:现有的电气化铁路导线承力索的防锈保养工作,一般都是采用人工定期攀线用手涂油,这样既不安全卫生又不经济、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用于给电气化铁路导线承力索涂油的悬线涂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
悬线涂油器是由涂油器械和注油枪通过油枪架联接组成。涂油器械是用来完成一是悬线(夹线)向前移动,二是涂油;注油枪则用来完成对涂油器械的供油任务。
涂油器械是由动力轮、涂油轮通过其动力轮的偏心轴和涂油轮的轮轴与滚轮架联接组成,动力轮位于涂油器械的一端,主要是用来带动铰接在动力轮上和铰接在注油枪的注油塞上的连杆上下运动,以达到注油枪给涂油器械供油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因而在动力轮槽内开有数道小槽或滚网纹,一是可以增加其摩擦力,二是可以防止擦掉导线承力索上的油;涂油轮位于涂油器械的中部和后部,主要作用是将注油枪通过注油塞注到涂油器械中的油涂均匀,因而在涂油轮槽内开有数道小槽或滚网纹,以实现其涂油均匀的目的;滚轮架是由上滚轮架和下滚轮架通过铰轴联接组成,其主要作用一是固定动力轮和涂油轮的定位架,二是通过和装有带有夹紧弹簧的复位机构的相互配套使用来控制其涂油器械良好地夹线和下线,而每台涂油器械的复位机构至少不少于2个,三是通过油轮架和注油枪联接构成悬线涂油器。
悬线涂油器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打开涂油器械的复位机构,将被涂的悬线夹住,推动悬线涂油器移动而带动动力轮和涂油轮移动,由于连杆铰接在动力轮和注油枪的注油塞上,因而动力轮将带动连杆上下运动,迫使注油枪内的油通过注油塞被压到输油管输送到涂油轮的两轮之间涂油轮,将油均匀地涂在被保护的悬线上。涂油任务完成后重新打开复位机构即可从悬线上取下悬线涂油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取代了现在的人工悬线涂油,具有安全可靠、涂油均匀、夹线、脱线迅速效率高的特点,并能装配在电气化铁道架线检修车上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悬线涂油器的主视图。
图2是悬线涂油器的侧视图。
图3是悬线涂油器动力轮的剖视图。
图4是悬线涂油器涂油轮的剖视图。
图5是悬线涂油器动力轮和涂油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实施例:
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了悬线涂油器的一种实施例。
图1、图2、图3和图5给出了悬线涂油器的第二种实施例。
实施例1:1、首先将上、下滚轮架(3,4)通过铰轴联接组成滚轮架,再将动力轮(9)、涂油轮(2)通过其偏心轴(13)和轮轴(11)固定在上、下滚轮架上,然后把油管接头(1)采用螺丝等方法固定在涂油轮两轮之间,再把带有夹紧弹簧的复位机构(16)用螺丝等方法固定在下滚轮架上即构成涂油器械。2、将注油枪(6)通过油枪架(5)与涂油器械中的滚轮架用螺丝等方法联接,再将连杆(8)的两端的一端(15)与动力轮(9)铰接,另一端与注油枪的注油塞(14)铰接,然后将输油管联接在油管接头即可构成悬线涂油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它均不改变,只是将带有小槽(17)的动力轮(9)和带有小槽(19)的涂油轮(2)改换为带有滚网纹(18)的动力轮和带有滚网纹(20)的涂油轮,既可构成第二种实施例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宝鸡工程机械厂,未经铁道部宝鸡工程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