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行车弹性立管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3697 | 申请日: | 198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369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祥;张风义;张升志;王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祥 |
主分类号: | B62J1/06 | 分类号: | B62J1/06 |
代理公司: | 中科院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立伟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弹性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弹性立管减震器所属技术领域为自行车座位支柱,即国际专利分类表B62J1/08。
现有技术SU-688372号专利是将弹簧应用于鞍座部位起到减震作用,已被广泛推广应用。DE2824974号专利中在自行车框架上安装压缩弹簧调节鞍座高低。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85205802中公开了一种弹簧式自动升降鞍座自行车,该实用新型自动升降鞍座是由带上下滑行止点销槽的内座轴、外套管、升降弹簧、销板、销簧脱销拉杆组成,内座轴和外套管为非正圆形空心管,骑车人手握脱销拉杆可使销板卡入另一销槽,从而自动升降鞍座,不起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增强鞍座减震功能,用弹性立管取代或置换自行车原有座位支柱,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弹性立管减震器,是由上、下滑动立管〔3〕固定套管〔11〕压缩弹簧〔8〕定位卡销〔10〕组成,取代或置换自行车原鞍座支撑立柱〔1〕,达到减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分为三种型号,各种型号部件特征及其作用是:
Ⅰ型为立管上弹簧减震器,见图2,其特征是弹簧〔8〕在立管外面,套管上部,滑动立管〔3〕上部有鞍掐脖〔6〕,掐脖下有阻挡鞍掐下滑和弹簧上滑的挡台〔7〕,立管中部开有椭圆形对称销槽〔9〕,立管臂厚大于2mm,具有足够的支撑力,静止状态立管插入套管长度略大于套管长度〔12〕,立管外径与套管内径为动配合;固定套管上端有台阶〔5〕,以增加强度和防止下滑,台阶中央有对称的销孔〔10〕;卡销为圆柱形销杆,作用是对立管定位和定向;弹簧内径略大于立管外径,Ⅰ型最大截荷量70kg,销槽上沿位置为弹簧过荷保护止点。装配时从立管下端套入弹簧〔8〕,安放弹簧挡片〔2〕和〔4〕,套管内涂适量黄油,立管〔3〕掐入套管〔11〕销杆穿过套管销孔〔10〕和立管销槽〔9〕,将销杆铆牢即成。
Ⅱ型为立管下弹簧减震器,见图3,其结构特征是将销槽〔13〕上移,延长套管〔14〕,弹簧〔15〕外径小于套管内径,装于套管内,套管底端安装丝堵〔16〕,或套管内卷沿以阻挡弹簧。Ⅱ型增大了鞍座升降调节范围。
Ⅲ型为双弹簧减震器,见图4,其结构特征是立管上下各有一弹簧〔17〕和〔20〕,以增大载荷或弹性;销孔由套管上部移到管身,销孔〔19〕为椭圆形;销槽下移并根据销板宽度适当加长;卡销改为板销,尺寸形状与销孔销槽相配,销板长度同套管外径,装配时销孔不高于自行车立梁,所以勿需铆固,便于更换软硬不同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最适合26吋、28吋自行车采用,Ⅰ型适合普通体重、中等身材的人采用;Ⅱ型适合体轻个矮的人采用;Ⅲ型适合体重个高的人采用。由于Ⅲ型立管总长已达300mm,故也可在24吋以下小型车上使用;另外调整立管插入自行车立梁内的深度也可扩大一种型号对不同车型和体型的人的适用范围;自行车采用该实用新型只需用弹性立管取代或置换自行车上原来的立管,不需对自行车其它部位作任何改动,故新旧自行车均可配用;减震幅度可达1~4.5cm,在土路或石头路上行驶都很舒适,甚至横越田梗也无硬震之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每支管三元左右,所以易于推广。
该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以I型为例,见图2,固定套管〔11〕管长80mm,内径22mm,壁厚1.5mm;滑动立管〔3〕管长为200mm,外径21.5mm,壁厚为2mm;减震弹簧〔8〕用φ4mm锰钢丝绕制,弹簧圈数10圈,弹簧长100mm,弹簧内径23mm;最大载荷70kg,销杆直径5mm,长销槽为500×5.1mm的椭圆形。本实施例普通身材使用效果良好,减震幅度可达1~4.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祥,未经王继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