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热恒温吸油器及滤油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3797 | 申请日: | 198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379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军 |
主分类号: | F02M31/12 | 分类号: | F02M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恒温 吸油器 滤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滤油装置,特别是柴油发动机的吸油器及滤油器。
现在的柴油发动机,为防止柴油中杂质进入发动机内,在其供油系的吸油器、滤油器中设有滤清装置。在常温情况下,上述装置可以保证柴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但是,上述装置存在这样的问题,即:通常使用的0#柴油在气温低于0℃时,柴油即开始“腊化”,腊脂极易将上述滤清装置堵塞,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用-10#~-20#柴油代替0#柴油。但是,这种柴油价格高,且供应紧张。如在临界期继续使用0#柴油,若遇气温突然下降至0℃以下时,因柴油“腊化”而堵塞本机滤清装置,就会造成不能起动或停车抛锚现象(该现象在我国京津唐地区曾多次出现),同时,根据资料表明,当供油系统中的柴油温度在30℃~50℃时,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的最充分,但该装置在气温较低时,不能够使柴油达到上述温度,从而使发动机的功率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柴油发动机的吸油、滤油装置,它通过对柴油进行恒温加热,即可达到防止柴油“腊化”,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便于低温起动,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原吸油器与滤油器中靠近滤网及滤芯的部位放置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该元件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吸油器及滤油器壳体连接。接通电路后,电流通过加热元件发热,此时,元件通过自身对周围的柴油加温,局部最高温度可达100℃~120℃。当元件达到最高温度时,因加热元件自身的物理特性,其电阻值迅速增大,电流自动停止;当温度降至约80℃时,元件电阻值又迅速减小,电流自动接通,继续加热,从而达到恒温加热,提高油温,防止“腊化”的目的。同时,又使发动机的功率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在原吸油器、滤油器上增加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电极板及固定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着眼点,只在于防止柴油在气温低于0℃以下时“腊化”,所以不需要对原吸油器及滤油器的结构进行特殊的改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陶瓷电热恒温吸油器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陶瓷电热恒温滤油器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吸油器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参照图1:在原吸油器〔1〕的下端设置铝套〔2〕,在铝套内放置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6〕及紧夹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的正极板〔4〕、负极板〔5〕。
在这里,铝套〔2〕不但起油腔及定位支架作用,同时有利于对柴油加温,电极板〔4〕〔5〕用以导通电流及夹紧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6〕。弹簧〔3〕及卡圈〔7〕均起固定电极板〔4〕〔5〕的作用,铜丝网〔8〕起对柴油过滤的作用,导线〔9〕与电源及正极板〔4〕联接,接通电路后,电流经导线〔9〕,正极板〔4〕、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6〕负极板〔5〕,并与铝套〔2〕搭铁构成回路。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6〕温度升高,即可达到上述对柴油恒温加热防止“腊化”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滤油器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参照图2,该装置包括原滤油器壳体〔1〕及滤网〔2〕。将片状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7〕用正极板〔6〕、负极板〔8〕夹在中间,并套装在原滤油器〔1〕的联接螺栓〔3〕上。
在这里,电极板〔6〕、〔8〕,用以夹紧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7〕,并导通电流及协助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7〕散热。弹簧〔4〕的作用是将电极板〔6〕〔8〕、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7〕压紧及定位。弹簧〔4〕与正极板〔6〕之间设绝缘垫〔5〕,防止电流短路。接通电路后,电流经导线〔9〕、正极板〔6〕、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7〕、负极板〔8〕,并与滤油器〔1〕搭铁构成回路。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7〕温度升高,即可达到上述对柴油恒温加热,防止“腊化”的目的。
使用方法:将新型的吸油器、滤油器安装在原吸油器位置上,并接通电路。在气温低于0℃时,打开电源开关,利用陶瓷电恒温加热元件对柴油予热5~10分钟后,便可顺利起动,并运行。热车或气温高于0℃时,不需予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军,未经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环流反馈自熄式灭弧交流接触器
- 下一篇:显示断、通的拉线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