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割炬自动点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3972 | 申请日: | 198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397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喜;徐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喜;徐文国 |
主分类号: | B23K7/10 | 分类号: | B23K7/10;F23Q3/00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点火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割工具的辅助装置。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割炬,点火时均采用火柴、打火机、打火石进行点火,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而且点火与割炬是分离的。因此,给操作上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自动点火的装置,这种割炬自动点火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要用拿割炬手柄(9)的拇指板动摇臂(7),就可使压电晶体(8)产生高压电流,通过点火头(2)放出的电火花,将割咀排出的乙炔和氧气混合气点燃。点火结束后将拇指松开,摇臂(7)即复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割炬自动点火装置,是由点火头(2)、导管(4)、摇臂(7)和压电晶体(8)组成。由压电陶瓷做成的压电晶体(8)安装在割炬手柄(9)胶木壳内,位于氧气管和乙炔管之间,由橡胶块(10)定位,橡胶块(10)上有一圆孔,通过该孔用手柄(9)上的螺钉将其固定在手柄外壳胶木板上。由于压电陶瓷这种材料本身的性能,它可以达到绝缘电阻大于1000兆欧和输出电压10千伏以上,放电间距4.5至5毫米,因而在摇臂(7)力的作用下压电晶体(8)即可产生10千伏以上的高压输出。在压电晶体(8)触头前面,装有摇臂(7),摇臂是长方形,一端开有跨越氧气和乙炔管的∪形槽,在∪形槽端部钻有销轴孔,通过该孔与固定在手柄(9)内乙炔管下方的销轴成间隙配合,摇臂(7)可沿销轴转动,摇臂(7)上端成圆弧形,通过手柄胶木上的孔口伸出在手柄(9)上方,位于高压氧气阀之后。点火头(2)系耐温绝缘单股导线制成,一端与压电晶体(8)连接,通过手柄(9)侧面胶木板上的孔引出,通过由支承块(3)和压板(6)固定在割咀接头及高压氧气管(5)外侧的导管(4)的内孔,一直通到割咀(1)顶部,通过导管(4)将其组合在割咀的顶部外侧面上,并与割咀孔口保持一定距离。
按照上述原理制成的割炬自动点火装置,制造简单,容易安装,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只要在现有割炬手柄胶木壳上钻一个出线孔和开一个摇臂伸出孔,就可将该自动点火装置安装在割炬上,使割炬能自动点火。
本实用新型,也可做成点火头(2)走内线,如图2所示,点火头(2)一端接在压电晶体(8)上,另一端从手柄(9)内穿过割炬中部主体,经过件(12)上部小孔,见A-A剖面图,该剖面图是双孔管(12)的断面图形,进入安装在割咀接头内的插座孔,再用和组合割咀(11)组合在一起的点火头(2)插头,插入插座孔内,使点火头(2)两段有机的连接。当板动摇臂(7)使压电晶体(8)产生高压电流时,通过该点火头(2)在割咀端部产生电火花,实现割炬的自动点火。
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用于焊枪上,其安装方式和作用原理与在割炬上的安装方式和作用原理相同。
说明书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带自动点火装置的外走线割炬主视图。
图2,是带自动点火装置的内走线割炬主视图。
图3,是支承块图。
图4,是压板图。
图5,是摇臂图。
图6,是A-A剖面图。表示双孔管(12)的断面形状。
图7,组合割咀图。表示割咀与点火头组合体。
在附图中:(1)割咀;(2)点火头。系耐温绝缘单股导线;(3)支承块;(4)导管;(5)高压氧气管;(6)压板。两块大小相同,其中一块上是光孔,另一块上是螺纹孔;(7)摇臂;(8)压电晶体;(9)手柄;(10)橡胶块;(11)组合割咀;(12)双孔管。
在图中,相同符号表示同一或相应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喜;徐文国,未经黄明喜;徐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荷定量、过压、漏电开关
- 下一篇:液体导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