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有漏砂式卸砖系统的烧砖窑无效
申请号: | 87204048 | 申请日: | 198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4048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30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国干 |
主分类号: | F27B1/20 | 分类号: | F27B1/20;F27B1/21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戴福三 |
地址: | 湖南省新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漏砂式卸砖 系统 砖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漏砂式卸砖系统的烧砖窑。
此前的烧砖窑有围窑、轮窑、隧道窑及吊丝窑等,但都有不同的缺陷,如围窑耗能多,不省工,质量差;隧道窑、轮窑则投资大,投产周期长,又不利于少量生产;吊丝窑不但投资高,且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旨在避免现有技术中以上所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省煤、省工、投产周期短、投资少、又能快速卸砖的漏式烧砖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窑体底部风道的四角处安装有能够承担窑体内部砖坯的漏砂装置,并通过一台手推式接砖车上的漏砂装置与窑体内的漏砂装置相配合,达到卸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漏式烧砖窑横断面图。
图2是漏砂装置示意图。
图3是手推式接砖车示意图。
图4是漏式窑体内砖坯码放示意图。
图5是漏式烧砖窑正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所示图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参见图1和图4,其中1为漏式窑窑体,2为风道,3为干燥室,4为枕木,5为横担,6为炉条,7为漏砂装置,8为散热孔,20为窑体盖。在横于炉条6方向竖直放置第一层砖,再在第一层砖上顺于炉条方向竖、卧交错放置第二层砖,在竖、卧砖坯的空隙处为炉条道19,每两层砖坯为一个组。以后各组均按这个方法从下往上码放,码放的砖坯组数视窑体〔1〕的纵向尺寸而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漏砂装置〔7〕由圆铁管〔12〕、漏砂孔〔10〕、开关门插槽〔9〕、开关门〔11〕、河砂〔14〕及顶柱〔13〕组成。在顶柱〔13〕上端可作成“”形以便承放横担〔5〕或横担〔16〕。其中横担〔5〕承放在窑体〔1〕内漏砂装置的顶柱上,横担〔16〕承放在手推式接砖车上漏砂装置的顶柱上。炉条〔6〕靠横担〔5〕或横担〔16〕支撑。炉条〔6〕的根数视窑体〔1〕的横断尺寸而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推式接砖车与一般手推板车无多大区别,所不同的是在车架〔17〕的四角处铰接四个漏砂装置〔7〕,使其能相对铰连点〔18〕转动一定角度(便于在运动中不致碰撞地面),并在车架〔17〕上前后固定两根横梁〔15〕。
当启开窑体〔1〕内的漏砂装置的开关门〔11〕时,河砂〔14〕从漏砂孔〔10〕漏出,顶柱〔13〕随砂面下降,横卧在顶柱上的横担〔5〕及其上面的炉条〔6〕和窑体内部砖坯即随着下降,当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手推式接砖车上漏砂装置的横担〔16〕同时承受了下降的炉条〔6〕,继续下降到终点位置时,炉条〔6〕则全部被横担〔16〕顶住。此时横担〔5〕便可从窑体〔1〕内漏砂装置的顶柱上抽离,并返回原来高度,准备承接第二组砖坯,即可用另一组炉条从炉条道〔19〕中插过而横架在横担〔5〕上。此时手推式接砖车上的漏砂装置如上述方法漏砂下降,下降的炉条〔6〕便落到横梁〔15〕上,当第二组砖坯被插在炉条道中的炉条接住时,下降停止。这时第一组砖坯(已烧好的产品砖)与第二组砖坯脱离,可由接砖车将产品砖从风道〔2〕运出窑体外。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漏式烧砖窑从平面看象一个“目”字形,中间的“口”是方形窑体〔1〕的位置,两边相连的“口”是干燥室〔3〕的位置,并在相连的两边墙顶部开有若干个散热孔〔8〕,从窑体〔1〕内的热空气可通过散热孔进入两边干燥室对湿砖坯进行烘烤。为了放置砖坯,在两边干燥室的适当位置均放有若干根枕木〔4〕。上面所述的漏式烧砖窑为一门窑,还可以由众多的“目”字形排列为多门窑(图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漏式烧砖窑可以内燃或外燃烧砖,节约能源,还能小批量生产,适于乡镇企业和个体户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国干,未经苏国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给药理疗装置
- 下一篇:脆性颗粒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