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蒸煮废汽回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7204055 | 申请日: | 198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405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南县造纸厂 |
主分类号: | B01D1/4 | 分类号: | B01D1/4;B01D1/30;N01D53/3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美娟 |
地址: | 湖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煮废汽 回收 设备 | ||
蒸煮废汽回收设备涉及制浆废汽的处理和废气热量的回收。
我国中、小型纸厂碱法制浆采用的蒸煮设备一般为蒸球,蒸煮终了则采用朝天放汽的方法降低球内压力以保证安全放锅(启盖卸料)。蒸煮结束时球内压力一般为6~6.5kg/cm2,温度为160~170℃,蒸煮废汽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CH3SH、H2S等 恶臭的有毒气体,因此采用朝天放汽的方法,不仅因排空所需的时间长,直接影响蒸球产量,而且浪费了能源,更严重的是污染了环境。目前国内某些纸厂对这种朝天放汽方法所作的改进主要是将蒸煮废汽导入碱液中预热蒸煮药液,如新疆某厂采用无声加热器回收蒸煮废汽,加热器垂直地安装于配碱罐中央并全部浸入药液中,废汽中的热能不断地释放到药液中,直至药液达到所需温度为止。湖南某厂将蒸煮废汽导入设有多孔喷管或喷射器并储有清水的回收桶中,利用废汽的热量使桶内水温升高,再用此热水溶解固体烧碱或配液碱等。但都存在排汽时间长,废汽不能排尽,由于预热蒸煮所需的热量小于蒸煮废汽内含的热能,因此蒸煮废汽的热能没有全部利用,当两台以上的蒸球同时或连续排汽时,在同一受汽源里还会发生“汽堵”,仍需将一部分废汽排空,这样,既影响了回收效果,有毒气体的污染问题也没有根本解决。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蒸煮废汽的全部回收,热能的完全利用和有毒气体的彻底消除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蒸煮废汽回收设备由蒸球(16)、热交换器(10)、黑液反应器(12)、与热交换器并联和交替运行的泛能回收器(7),自动控制泛能回收器的气动执行器(6),将一台蒸球的蒸煮废汽导入另一台蒸球作二次蒸煮利用的汽相转注(4)和容纳热交换器、泛能回收器及配汽室(11)的热能回收槽(9)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蒸球球体内有轴向喷射管(13)、与轴向喷射管互不沟通的径向喷射管(3)、盘向弯管(14)、滤罩(15)、排空装置(1)和设在盘向弯管与径向喷射管连结处的单向阀(2),球内脐部的滤罩为椭园形,它与盘向弯管之间为浮动联接,滤罩底部设有底板,滤罩上滤孔的总面积为盘向弯管横截面积的5倍以上;热交换器由加速管(31)、整流管(30)、和扩散管(29)组成,加速管大端部设一定位圈(26),此定位圈与加速管法兰(25)结合为一体,加速管长度是回流室(32)长度的1倍以上,回流孔(27)总面积为加速管大、小端平均截面积的2.5~3.5倍,定位圈与回流室上法兰(33)的内管壁间采用过渡配合的形式装配,热能回收槽的配汽室内有将废汽分别导入热交换器和泛能回收器的配汽管组(36)、输汽管接头(35)和控制阀(37),热交换器水平置于热能回收槽中,近扩散管出口端一侧的槽壁上设置一弧形导流屏(8),黑液反应器中的加速管(18)深入喉管(24)的管腔中,深入部分约为加速管小端直径的0.5~1倍,喉管以采用既耐酸碱又是热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为宜,泛能回收器的结构与黑液反应器基本相同,供吸入碱液用的支管(34)即相当于黑液反应器中的配风管(20)结构,汽相转注(4)为四通旋塞,或增设一个导入锅炉蒸汽的三通旋塞,汽相转注的完成由四通旋塞、盘向弯管、单向阀和径向喷射管等几部分承担,气动执行器中的凸轮须翻转使用。
下面进一步详述蒸煮废汽回收设备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蒸球球体内增设了径向喷射管,它由Ω形接头固定在轴向喷射管上,但与轴向喷射管互不沟通,径向喷射管通过单向阀与弯管相连,在蒸球向外排汽时,由于盘向弯管与蒸球球体内的压力差所产生的空吸力使单向阀关闭,径向管截止;当另一台蒸球的高压废汽通过喷放轴头向该蒸球供汽时,高压汽流经盘向弯管冲开单向阀,废汽通过径向喷射管和滤罩喷入球体内,以加热料片和蒸煮药液。蒸煮废汽中夹带的一些悬浮物质和细小纤维素,因径向喷射管是随球体绕轴迥转,汽相中的固体物质上、下翻滚运动,很难固定附着在某一部位,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堵塞,万一径向喷射管出现堵塞,由于它与轴向喷射管互不相通,因此不会影响锅炉蒸汽从轴向喷射管导入,不致影响生产。如果在四通旋塞之汽相转注(4)处再接一个三通旋塞,将锅炉蒸汽导入,使径向喷射管参与蒸煮升温,对缩短时间和提高浆料质量有利,滤罩底部设有底板,形成一封闭的过滤区,滤罩为椭园形,以实现滤罩与盘向弯管之间的浮动联结,浮动联结不仅拆卸方便,并可减少振动和防止浆料外跑;球体上原有的排空装置与其它结构各自成体系,当其它结构发生故障时,原排空装置仍能正常工作而不影响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南县造纸厂,未经湖南省南县造纸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