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型电机电压压降差补偿节能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4270 | 申请日: | 198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427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喻海洋;刘春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娄底市第三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H02P7/36 | 分类号: | H02P7/3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小铭,杨红 |
地址: | 湖南省娄***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机电 压压 补偿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电机领域,是一种微型电机电压压降差补偿节能器。
现有微型电机中性能较好的双值电容电机仍存在有下述不足:
1、运行电容是在额定转速下选配的,如果负载减轻,转速就必然增大,从而破坏了圆形旋转磁势的条件,有了负序分量,会降低电机效率,引起过热,影响电机正常工作;如果负载为额定值,而输入电压压降大,转速差增大快、漏电抗增大快,则会引起过电流发热,影响电机正常工作。
2、由于路端电压和感应电势的迭加作用,会使接在线路中的电容器经常处于较高的电压下工作,有时达路端电压的两倍,这就要求选用的电容器的耐压值高,使投资费用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在170V~240V的交流电网中正常运行,提高了电机功率因素和效率,减少了起动电流,增大了最大转矩的微型电机电压压降差补偿节能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由电容(C2)、(C3)、熔断器(RX)和主、付绕组(L2)、(L1)以及起动电容(C1)和离心开关(K)组成。且电容(C2)的一端与付绕组(L1)和起动电容(C1)相接,其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相接后,通过熔断器(RX)与主、付绕组(L2)、(L1)和电源的一端相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主绕组(L2)和电源的另一端相接。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C3的接入,流过C3的电流超前于电压,使整个回路的功率因数接近容性。C2的接入使之与付绕组L1形成了回路,产生了超前于主绕组电流IC2。由于主、付绕组在空间上互差,而付绕组电流在位相上超前于主绕组电流约90°,所以付绕组成为了主绕组的控制绕组。由于控制绕组绕在定子轭上,控制磁通的磁路气隙很小;同时,只与定子绕组相连,而不进入转子磁路的漏磁通,经控制绕组感应后成为了IC2的一部分,从而很好地利用了漏磁通的能量;所以在同一磁通密度下所要求的磁势就相对地低,大大地降低了主绕组的磁化电流,从而降低了定、转子铜(铝)耗,降低了定子铁耗,由于C2、C3接入后的综合作用,使电机的漏抗减少,起动电流减少,并使通过定子到转子的能量传递最佳,以致在整个电机中磁损耗最小,最大转矩增加,过载能增大。故电机能在宽阔的负载范围内提供优良的效率和功率因数,从而线路损耗减少,线路压降得到补偿。若C2或C3有一个出现故障,RX便及时熔断,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微型电机电路中进行的改进,达到了使空载电流减少、空载或轻载的功率因数增加轻载效率提高效果。同时,因电容C3与主绕组的并联相接付绕组电容的接入使之形成回路,利用了漏磁通的能量做功,减少了定、转子电流面密度,有效地提高了功率因数和效率。即减少了损耗,节约了电能,也消除了过载过流的发热现象,所以能保证在低电压下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娄底市第三机械厂,未经湖南省娄底市第三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土三轴试验围压力、反压力装置
- 下一篇:卧式管道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