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快速自动充气水上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4608 | 申请日: | 198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460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童隐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隐潭 |
主分类号: | B63C9/12 | 分类号: | B63C9/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江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自动 充气 水上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及助浮器材。
水上救生及助浮器材,不仅为游泳爱好者所必需,而且亦是航行、救生及旅游的必备用品。目前,虽然救生及助浮器材的种类、规格、形状多种多样,然而,各有其不足之处,如泡沫塑料或软木制成的器材由于体积较大而不便携带存放;充气橡皮胎制成的器材则充气被动缓慢,这样,在使用过程中,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快速自动充气水上救生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利用突然释放救生器外胎里的弹簧的的弹簧力撑开救生器外胎,使其迅速充气,与此同时,救生器充气时内胎形成的负压使进气阀门(气孔)自动开启,当充气完毕后,负压消失,利用磁性橡皮的磁性吸引力将进气阀门(气孔)自动关闭,使救生器不致泄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充气迅速并能自动充气,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是一种新型的水上救生器材。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携带盒。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携带盒的盒筒。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携带盒的盒盖。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盲端〔8〕局部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开口端〔9〕的局部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开口端〔9〕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进气阀门〔14〕的平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弹簧〔17〕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由携带盒〔1〕,救生器外胎〔7〕,救生器盲端〔8〕,救生器开口端〔9〕,弹簧〔17〕所组成。当通过盒盖〔6〕上的突节槽〔5〕从盒筒〔3〕的固定突节〔4〕拧下盒盖〔6〕时,弹簧〔17〕释放弹簧力,将救生器外胎〔7〕撑开,使救生器外胎〔7〕内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进气阀门〔14〕自动开启并自动充气,充气完毕后,内、外气压均衡,进气阀门〔14〕内镶嵌的薄铁片〔16〕在磁性橡皮圈〔15〕的作用下,自动关闭进气阀门〔14〕,再用手将气孔〔12〕用保险盖〔11〕盖上,即可保证万无一失。当使用完毕,可拔开保险盖〔11〕,用手指捅开进气阀门〔14〕,双手压缩救生器外胎〔7〕的盲端〔8〕与开口端〔9〕,将弹簧〔17〕压缩为盘状、装入携带盒筒〔3〕,将盒盖〔6〕拧紧即可。
图5绳栓〔10〕与图6绳栓〔13〕均为栓系绳索之用,可通过绳栓〔10〕,〔13〕将数个救生器用绳索首尾相连,或为条状,或为为环状,其绳栓〔10〕,〔13〕均同于救生器外胎〔7〕一次压制成型。
图2中数个固定突节〔4〕,系绳耳〔2〕均与盒筒〔3〕一次注塑成型。
图3中数个突节槽〔5〕均与盒盖〔6〕一次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隐潭,未经童隐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4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附装在交流接触器上的断相保护器
- 下一篇:蓄电池去极化放电储能循环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