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管式铅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87204741 | 申请日: | 198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474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中;罗胜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亚中;罗胜德 |
主分类号: | H01M4/14 | 分类号: | H01M4/1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铅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特别是丝管式铅蓄电池。
现有的管式铅蓄电池,正极为铅锑合金制成的圆棒竖筋式极板,负极为涂膏式极板,电极组由正、负极板平行交替排列而成。它存在自放电较大、活性物质利用率低、体积大以及因阳极腐蚀而使用寿命短的不足之处,且要耗用贵金属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管式铅蓄电池,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蓄电池的电极组水平截面结构图。由该图可知,所述电极组有两个以上用纯铅制成的圆柱形正极骨架(7),骨架(7)外部套有玻璃纤维管(6),在骨架(7)与管(6)之间填充了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铅粉(8)。涂有常规铅膏的带状负极板(4)两面衬以涤纶纤维隔板(5)和(9)后,呈“∽”形曲面围绕在管(6)上。骨架(7)也可用石墨制作。为了增加骨架(7)的强度,在其中埋有作为加强筋的钢丝。蓄电池可根据需要放置一组以上的上述电极组。改变电极组的数量及尺寸大小,即可制成各种规格的系列蓄电池。
图2是采用图1所示电极组制成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蓄电池的实际结构。
为了满足不同需要,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蓄电池电极组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多层套管式电极组的小平截面结构图。由图3可知,管心有钢丝(15)的管形负极骨架(12)用纯铅制成,外部套有玻璃纤维套管(17),在骨架(12)与管(17)之间填以用作负极活性物质的铅粉(19),由此组成管式负极。正极的构成是,管形正极骨架(7)的管壁上开有两条以上沿水平截面园周均匀分布的竖槽,该骨架(7)由纯铅制成,其中有钢丝加强筋,在管形骨架(7)的内外两侧分别有玻璃纤维套管(14)与(6),并在套管(14)与(6)之间填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铅粉(8)。骨架(7)也可用石墨制造。将由骨架(12)与套管(17)及其间所充铅粉(19)组成的管式负极置于正极套管(14)中,将涂有常规铅膏的负极板(4)衬以涤纶纤维隔板(9)后包围在正极外层套管(6)上即构成电极组。改变电极组的尺寸,即可由此制成各种规格的系列蓄电池。
图4是采用图3所示电极组制成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蓄电池的实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极骨架材料采用纯铅制作,整个蓄电池不使用锑这一贵金属,大大降低了成本。由于结构特点,简化了生产工艺,减轻了产品重量,降低了自放电并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缩小了电池的体积,增加了容量。亦有效地解决了阳极腐蚀问题,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图2是采用图1所示电极组的矿灯用蓄电池实例,当其外形尺寸为165×130×40毫米、重量为1.8公斤时,输出电压为4伏,额定输出容量为14AH。
图4是采用了图3所示电极组的蓄电池实例,当其外形尺寸为165×105×54毫米、重量为2公斤时,输出电压为4伏,额定输出容量为15AH。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组(水平截面)结构图,图2指出了采用图1所示电极组的蓄电池实际结构,其中:
1——电极引出线 2——外 壳
3——负极焊接板 4——涂膏式负极
5、9——涤纶纤维隔板 6——玻璃纤维管
7——正极骨架 8——铅 粉
10——底 盖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极组的多层套管式结构(小平截面),图4是采用图3所示电极组的蓄电池结构,其中:
1——电极引出线 2——外 壳
4——涂膏式负极 6——玻璃纤维套管
7——正极骨架 8——铅 粉
9——涤纶纤维隔板 10——底 盖
11——电极极柱 12——管式负极骨架
13——定位套管 14——正极内层玻璃套管
15——钢 丝 16——塑料垫圈
17——管式负极玻纤套管 18——负极连接条
19——铅 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亚中;罗胜德,未经罗亚中;罗胜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折叠式汽车维修平板车
- 下一篇:带通断指示装置的拉线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