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型气压给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7204999 | 申请日: | 198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499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13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金山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秦中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气压 给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压给水设备。
现有的气压给水设备主要用于不便设置高位水箱的地方,它由貯水箱、压力水箱、水泵、单向閥和设在压力水箱上的压力开关等组成,水泵和单向閥置于貯水箱和压力水箱之间。水泵运转时将貯水箱内的水通过单向閥送入压力水箱,再由压力水箱将水送至各给水龙头。水泵的起动和停止由压力开关进行控制,貯水箱的水位由浮球閥控制。但这种气压给水设备的貯水箱和压力水箱都是分离的两大部分,而且为了补偿压力水箱内空气的逸散以保证所需的气压和貯水量,还需单独配备一套补气设备进行定期补气,因此对于小型住宅区和用水量不太大的埸合来讲,使用这种气压给水设备就显得既不方便,又不太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小型的气压给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将貯水箱和压力水箱合为一个整体装在同一罐内,中间用隔板分开。貯水箱内装有一个控制水位的浮球閥,压力水箱上装有控制水泵起动和停止的压力开关。在水泵的出水管上设有一个自动补气器和单向閥,该自动补气器的进气口与大气相通。当压力水箱内的压力低于规定的下限值时,压力开关接通,水泵起动,将貯水箱内的水通过自动补气器和单向閥送入压力水箱内。与此同时,空气被吸入自动补气器与水一同进入压力水箱,实现自动补气。当压力水箱的压力升至规定的上限值时,压力开关断开,水泵停止运转,从而使压力水箱内的压力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中自动补气器的结构图。
图3表示图2A-A处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罐1的中部有一横隔板3将罐1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压力水箱2,下半部分是貯水箱4。貯水箱4内设有与自来水管6相连通的浮球閥5用以控制貯水箱的水位。潜水泵7置于貯水箱4的底部,其出水管8上串接着一个自动补气器9和单向閥10,并穿过横隔板3伸入压力水箱2内。自动补气器9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11与大气相通。在貯水箱4的上部开有一个气孔12,以免在潜水泵运转时貯水箱内形成负压而影响自来水供水系统的正常工作。在压力水箱2上还设有压力开关13,用以控制潜水泵7的起动和停止,实际压力可由压力表14显示。给水管15靠近压力水箱2的底部。当压力水箱2内的压力低于下限值时,压力开关13接通,潜水泵7起动,将水送入压力水箱2,与此同时,空气经进气管11被吸入自动补气器9内,随同进水一起进入压力水箱实现自动补气。当压力水箱2内的压力上升到上限值时,压力开关13断开,潜水泵7停止。
上述自动补气器9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水导管16、射流管17、进气滑閥18和水板活塞19组成。射流管17置于水导管16内,它由噴嘴20、气水混合室21和錐形扩散管22三部分串连组成。进气滑閥18夹在水导管16和射流管17之间,三者连为一体(参见图3)。进气滑閥18的进气通道23分别与射流管17的气水混合室21和大气相通。水板活塞19套装在射流管17的扩散管22外面,并可自由滑动,其上端与进气滑閥閥芯24接触,下端装有弹簧25。水板活塞19滑动时即可推动閥芯24移动,从而控制进气通道23的通断。该自动补气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潜水泵起动后,一部分水从水导管16与射流管17间的通道27以及水导管16与水板活塞19间的环形过水通道26流过;另一部分水进入射流管17,经噴嘴20和扩散管22后产生压力降。于是在水板活塞19的上下两面存在一压差,水板活塞19下滑,滑閥閥芯24在閥芯弹簧28的作用下下滑,閥芯环槽29将进气通道23接通,空气被吸入气水混合室21与进水一同进入压力水箱,实现补气。随着压力水箱内的压力升高,水板活塞19上下两面的压差减小,水板活塞19上移,并推动閥芯24上移,直至将进气通道23阻断,补气停止。
当貯水箱的进水因故中断时(如自来水系统停水或浮球閥失灵),可能发生水泵空转而导致损坏,对此可在貯水箱内增设一个液位继电器来控制水泵在规定水位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占地小,安装运输方便,并可实现自动补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金山,未经高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