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两用滑体水位计探头无效
申请号: | 87205026 | 申请日: | 198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02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平;杨杰;郑维虎;刘宝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G01F23/3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何书成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水位计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水位计,特别是安装在地质钻孔内,定量测试位移岩、土体(简称滑体以下同)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水位计探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是对测量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浮子式水位计的改进。
现有技术浮子式水位计,是用铟钢丝的一端连接半渗在钻孔内地下水中的浮子,另一端连接重锤,经置于钻孔口支架装有机电转换计量系统的滑轮,当钻孔内地下水水位变化时,滑轮随浮子上升或下降而转动。滑轮上的机电系统,一种是用固定在滑轮上的光学系统产生摩尔条纹,用光电计记录条纹变化数目,反映相应的水位变化情况。所产生的摩尔条纹是连续的,不允许中途停止光电计数,不适应对滑体内地下水水位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其优点是精度高,水位变化值可测到0.05毫米。另一种是用固定在滑轮上的光码盘来反映钻孔内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这种光码盘也不适应对滑体内地下水水位变化进行长期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为适应对滑体内地下水水位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对现有测量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浮子式水位计进行改制使其结构更加简单、造价低、易操作的在地质钻孔内可随时进行长期监测的自动测量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的滑体水位计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法,是将现有浮子式水位计的滑轮改为大小直径不同的同轴式轴轮,把浮子连接线和重锤线的一端固定并分别向不同方向缠绕在置于支架上的大小不同直径的轴轮上来缩小水位计的几何尺寸,增大适用性。用不同的力矩来提高水位计的起动灵敏度。将原有的机电转换计量系统改为接触器和串联电阻座标组成的计量系统,可进行间断测量。与遥控装置接口对位移岩、土体的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遥控监测,与一般数字万用表连接可进行就地监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水位计比有如下优点:
1.使用大小直径不同的同轴式轴轮成为不同的力矩,把浮子连接线和重锤线的一端固定并分别向不同方向缠绕在大小不同直径的轴轮上,提高了水位计的起动灵敏度,减少了重锤和浮子连接线的空间长度,增大了适用性,缩小了水位计的高度。改用接触器和串联电阻座标组成的计量系统,使仪器的造价降低,结构也更加简单,并可与全自动岩、土体位移的遥控监测装置接口,直接将滑体内地下水的水位变化量变为电参量进行遥控监测,并可全天候、长期监测,又可与一般数字万用表连接进行就地监测,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可定量测定滑体内水位值的变化规律,分析水位与滑体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分析边坡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是研究滑体的重要工具之一。精度:±2厘米,测程:2.5米。
3.本实用新型与两用滑体内蠕动、内位移测试探头,两用滑体沉降仪,两用自动温度补偿伸缩计,两用滑体高精度变形计,滑体超限报警探头等六种岩、土体位移测试仪器组合使用,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岩、土体位移,能全面了解岩、土体位移的定量活动规律,可对位移岩、土体的稳定性、发育趋势,可能移动的规模、滑动速度、滑动面深度、滑移面形成情况、危害程度、临滑时间等提供数据资料。可对国家拟建中的铁路、矿山、水库、工厂等山区大型工程是否受到岩、土体位移的威胁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较简便地完成可行性论证,减少灾害性工程地质问题带来的巨大恶果。可对现存的受岩、土体位移威胁的城镇、工厂、矿山、铁路、公路、水坝以及其他工程建筑等实行监测报警。
4.本实用新型和两用滑体内蠕动、内位移测试探头、两用滑体沉降仪、两用自动温度补偿伸缩计、两用滑体高精度变形计、滑体超限报警探头等六种滑体测试探头组合与全自动岩、土体位移监测的野外数据采样、编码、传输仪器接口,由全自动岩、土体位移监测的中心控制、译码和万用接口仪器控制而组成全自动岩、土体位移监测系统,可在距离岩、土体位移现场50公里以上,甚至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室内,可随时收集所测岩、土体位移的各类数据,完全不需要人转换和处理,而由机器自动把数据输入计算机把岩、土体位移活动的各数据自动计算和打印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及实施例给出。
图1,两用滑体水位计探头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两用滑体水位计的串联电阻联接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未经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