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通信电缆芯线接续枪无效
申请号: | 87205117 | 申请日: | 198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11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邮电部成都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文荣 |
地址: |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电缆 接续 | ||
本实用新型通信电缆芯线接续枪(以下简称“接续枪”)属于通信电缆接续技术中的新型手动工具。
通信电缆敷设和维护中,对导电芯线的连接老办法是:事先破除绝缘层,经人工扭接(或再焊接)再套绝缘层,分三次操作完成,这样导体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因经手扭结),造成接触电阻增加,同时电缆对数多,花费时间过长,近年来国外有一种手工接续工具(见日本《膝包电线技报》昭和47年8月)。该工具用的接线器的中销,套管是分两次装入手工接续工具中,即将中销先装进工具中,再将一对没有剥去绝缘层的芯线在手中穿入套管,然后再将穿有芯线的导管放在该工具的套架上,操纵板杆、手柄进行接续。其缺点是结构太简单,接续工具没有中销退出机构,因此旧式手动工具的接续效率与原手工接续差不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已有手工工具在结构上进行显著改进,设计出中销退出机构,中销、套管可一次装进“接续枪”的弹匣内,使其作业简单化、规范化,并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板机、板机推销、压簧、槽、前连接板、后连接板、突出部位,接线槽、子轮、接线器、中销、套管等构成,通信电缆芯线接续枪上装有前连接管,前连接管内装有板机、板机推销、压簧,压簧套在板机推销上,板机击发部位露在前连接管外部,前连接管一端与前连接板连接,后连接板上开有通孔,该通孔容装中销,此通孔和板机推销在同一轴线上。前连接板、后连接板通过前连接板上的突出部位与后连接板连接,前连接板与后连接板之间空档位置是容装弹匣用的,由套管、中销组成的接线器装在子轮均匀分布的接线器槽内,芯线接续前,装满接线器的弹匣应装在前连接板与后连接板之间的空档位置,当芯线接续时,先向后扣动板机到位,使板机推销通过前连接管上的槽压缩压簧到位,使中销从套管内退到后连接板上的通孔内,此时接续套管位置不变,放松板机时,压簧借助簧力使板机复位,当芯线穿过套管后,操纵板杆到位即推动压头压缩压簧,使中销向前进入接续套管内,在同时并能听到嘎嘎的声音,此时说明芯线已经接近,这就完成一次接续。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进行了显著改进,设计出中销退出机构、套管、中销可一次装进接续枪的弹匣内,使其作业简单化、规范化。芯线接续后的接头且不外露而是封闭在接续套管内,这样接头处接触点不会因氧化而造成影响电气特性。本实用新型每接续一个头8~10秒钟,工作效率是原手工工具每接续一个头需30秒钟的三倍,接续后的接头象只晶体二级管,芯线导通率是100%。本实用新型适用于300对以下芯线线经在0.32mm~0.63mm范围内的塑料绝缘或铅包纸绝缘通信电缆接续(无论线经规格、绝缘材料一样否均可以进行混合单接和复接)。本实用新型重量轻(装满接续器后整个枪重不超过0.5公斤),体积小,造型别致,能随身携带,一人操作,不管室内、室外或野外高空人孔内作业均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图。
图2未装接线器的弹匣。
图3已装接线器的弹匣。
1板机,2板机推销,3前连接管,4压簧,5槽,6前连接板,7后连接板,8突出部位,9通孔,10子轮,11接线器槽,12中销,13套管,14接线器。
本实用新型通信电缆芯线接续枪是由手柄、板杆、压头、弹匣等构成,弹匣由弹盒、子轮10组成。接续枪上装有前连接管3,前连接管3一端与前连接板6连接,这个连接是固定的(或是可以拆卸的)。后连接板7通过前连接板上的突出部位8与后连接板7固定的连接(或是可以拆卸的)。前连接板6与后连接板7之间的空档位置是容装弹匣用的,板机1的推销2与后连接板7上的通孔9是在同一轴线上,并且和压头也在同一轴线上,以使中销12往返移动。由套管13、中销12组成的接续器装在子轮10均匀分布的接线器槽11内。芯线接续前,装满接线器的弹匣装在前连接板6与后连接板7之间的空档位置,当芯线接续时,先向后扣动板机1到位,使板机1的推销2通过前连接管3上的槽5压缩压簧4到位,使中销12从套13内退到后连接板7上开的通孔9内,此时接续套管位置不变,放松板机1时,压簧4借助簧力使板机1复位。当芯线穿过套管13后,操纵板杆推动压头压缩压簧,使中销12向前进入接续套管13内,同时并能听到嘎嘎的声音,此时说明芯线已经接通。这就完成一次接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邮电部成都电缆厂,未经邮电部成都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