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燃气灶用槽型火盖无效
申请号: | 87205138 | 申请日: | 198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13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思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思法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3D14/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余剑琴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用槽型火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燃气灶用火盖。
目前国际、国内所使用的燃气灶,尽管形状不同,规格也不一样,但就其火焰和火焰喷撒方式却是相同的。即火盖都采用边沿钻火孔,而且火孔都是圆形,孔径为3毫米。当气源冲出眼孔燃烧时,会扩大3-5倍,即火芯变成1厘米左右。出现了①火焰“拥挤”,②火焰厚度增加的现象。火孔采用圆孔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喷出的气体是圆柱式的,燃烧后也是圆形火柱,而锅底却是平的,火焰厚度部份的热能无法被利用,致使燃烧温度场的高温区不能集中于锅的中央,产生火焰外溢的辐射损失。现有火盖火孔布局和角度均不合理,火盖以外圈喷气为主,内圈为辅,锅底只有距中心 1/2 或 1/3 处受热,火盖越大,耗气量就会越多,浪费也就越大。现有火盖的内圈和外圈,均呈“V”字形,喷气燃烧时,确实像朵鲜艳的花非常好看,但其热能由于火焰外溢的辐射损失,无法充分利用,尤其是铁锅炒菜时,更明显的出现锅圈很辣(冒青烟了)而锅底的油(水)还是冷的现象。在锅底烧热之前所耗的气,多半属于“浪费”,而且也达不到“猛火爆炒”的目的,因此,应当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灶用火盖,它不但能满足我国炊事特点的需要——在锅的中央集中一个高温区,而且能节约气源10-15%,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槽型火盖,采用“开槽”为喷气口的形式,使喷气角度为“八”字形,且槽口呈扁形,控制在2毫米以内,这样不但增加了喷气压力,而且使喷出的气流和火焰都是“扁形”的。可先把气流与火焰集中成为一股强有力的火柱,然后再向四周扩散,这样就增加了与锅底接触的面积和时间,更能发挥其有效热能。由于火焰向内喷射,则可将红外线辐射热能引向锅底,减少火焰外溢的辐射损失,增加火焰燃烧的热值。另一方面,由于喷气压力加大,增加了火焰冲力,相应的加速了空气对流,供给燃烧的氧气随之增加,所以能使喷出的气源燃烧得更为干净,产生一氧化碳的机会减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火盖,比现有火盖更加安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火盖,使燃烧器在燃烧时具有以下特点:气门风门同时开到最大不会“脱火”,风门全部关闭也不会出现黄焰。槽型火盖是用1毫米厚的金属薄板制成的,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由内圈、外圈及火孔构成的火盖,内外圈均呈“八”字形,且去掉了现有火盖外圈的齿条状火孔。在外圈只有四根沿圆周等分分布的2毫米厚的垫缝骨梁。内圈喷气孔为16个。燃烧时,火焰即变成了四片直立焰。使火焰集中,且高温区集中在锅的中央,直接垂直冲刷锅底,对传热也非常有利。
在现有火盖上加一个套圈,因为它具有圆台形的火焰变向圈和封闭圈,所以可将火焰角度由“V”字形改成“八”字形。而套圈上有定位座圈,所以它既可保证套圈紧固在炉头上,又可以保证燃气灶燃烧时炉头和火盖的最佳间隙,保证气源充分燃烧,不出现黄焰,并且产生一氧化碳的机会减少。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和人体健康。
在使用以上火盖或套圈时,锅支架高度要作相应的改变,否则火焰受到压抑,甚至可能从二次进风口“倒灌”下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增加燃气灶火焰燃烧热值。
2.减少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3.既满足了我国炊事特点,又节约了能源10-1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槽型火盖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槽型火盖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由外圈、内圈及火孔构成的火盖的斜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火盖套圈的斜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火盖套圈的剖视图。
实施例1是燃气灶用槽型火盖。
下面结合图1、2较详细说明槽型火盖的具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思法,未经何思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倒车、转向闪光蜂鸣器
- 下一篇:安全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