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电检测器的电缆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5623 | 申请日: | 198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62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殿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殿岐 |
主分类号: | H02G15/24 | 分类号: | H02G15/24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电 检测器 电缆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电缆连接配件。
目前使用的电缆因制造、施工和使用的不同要求,做成不同长度规格,在使用时需用连接装置将其连接,并采用充气维护。为使电缆内保持一定气体压力,以防止渗水和保证绝缘良好,不仅要求连接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还应经常检测充气后电缆气密性。目前这种连接装置一般是采用通过钎焊或钎焊加外敷环氧树脂粘接剂粘接的铝质套管,检测装置则采用以测量电缆芯线处气体压力的波纹管检测器。这种连接装置不仅因钎焊、外敷环氧树脂粘接剂时造成污染,危及人身健康,并因是铅铝钎焊,操作工艺复杂,容易产生脱焊,不能保证焊口气密性,易发生漏气渗水,降低电缆保气率,使电缆绝缘性能变坏。所采用的波纹管检测器是利用充入电缆的气体并通过电缆内检测电路来检测电缆气密性,一般约在每2公里长度内设置一个检测器,从而使泄漏点的确定较为复杂,同时因波纹管始终处于波动压力空气作用下动作,容易因疲劳而失效。
为提高电缆保气率,简化操作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电缆连接质量,准确确定泄漏点,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器使用寿命,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由径向或轴向对接的成型金属套和电检测器组成。金属套与金属套之间和金属套与电缆端头铝质保护层之间采用粘接剂粘接,并涂以防腐涂层。利用在气体压力作用下金属变形和可溶性物质溶化而发出漏气渗水电信号的电检测器置于金属套外,然而将预先套在二段被连接电缆上的左、右塑料护管搭接,并用塑料封焊,使电检测器处于金属套和塑料护管所形成的并与下一连接装置之间电缆的塑料防腐层和铝质保护层形成的间隙相通的密封空隙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成型金属套和粘接剂粘接,简化操作工艺,消除铅和环氧树脂混合物污染,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和气密性,采用置于金属套和塑料护管所形成的并与下一连接装置之间电缆的塑料防腐层和铝质保护层形成的间隙相通的密封空隙内的电检测器,使电检测器只有在泄漏出气体压力作用下的金属变形和塑料护管和电缆塑料防腐层破损渗水后可溶性物质溶化而发出漏气、渗水电信号的检测方法,能准确确定漏气渗水点,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器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径向对接带电检测器电缆连接装置结构图
图2为轴向对接带电检测器电缆连接装置结构图
图3为电检测器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径向对接带电检测器电缆连接装置由带缩颈孔1的锥形左套管2、带缩颈孔3的锥形右套管4和置于左套管2(或右套管4)上的电检测器5组成。左套管2外壁有一安放电检测器5的凹穴6和供电检测器电信号引出线穿过的小孔7,左套管2和右套管4对接的接合面8用粘接剂HTL1粘接,套在左、右套管2、4接合处外周的由两个半圆环组成的加强环9用导电粘接剂HTL2粘接在左、右套管2、4上,缩颈孔1和3与被连接的二段电缆的剥去塑料防腐层保留铝质保护层的电缆端头10和11用粘接剂HTL1粘接,由两个半圆环组成的加强环12、13分别用导电粘接剂HTL2与电缆端头10、左套管2和电缆端头11、右套管4粘接。在连接好的左、右套管2、4的外周及电缆铝质保护层裸露部分涂以HTL4防腐涂层后,将预先套在电缆端头10和11上的左、右塑料护管14、15搭接,并用塑料封焊左、右塑料护管14、15的搭接处和左、右塑料护管14、15与被连接电缆塑料防腐层16、17的搭接处。使左、右塑料护管14、15与左、右套管2、4形成与凹穴6、电缆塑料防腐层16和铝质保护层18之间的间隙19相通的空隙20。在电缆端头11、右塑料护管15、加强环13和塑料防腐层17之间用粘接剂HTL3粘接密封,使空隙20不与塑料防腐层17和电缆铝质保护层21之间的间隙22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殿岐,未经梁殿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