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镜筒弱视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87205761 | 申请日: | 198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76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25 |
发明(设计)人: | 尹振宏;张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委五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玉璠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镜筒 弱视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仪器,是治疗儿童弱视和屈光不正的专用治疗仪。
弱视是儿童先天性视力低下的疾病。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一般用遮盖法,后像法、滤光片法等来提高儿童的视力。国内也有简易的“弱视机”。但都是单眼治疗、光斑小,只有5mm。亮度低,而且在使用时,用手举起,易产生抖动现象,影响治疗效果。尤其对双眼视力同时低下的患儿治疗更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两个镜筒,能对双眼同时治疗的较稳定的台式治疗弱视的治疗仪。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首先在整机上设计两个镜筒,其中一个能水平移动,可以调节瞳距。用电子电路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方波,推动光源闪烁。光源前部装有一定波长的透射率的红色滤光片,来实现给定的波长要求。经光学镜片放大,使光斑扩大,满足光斑大而均匀的要求。从而达到闪烁光刺激眼内视神经,提高患眼视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多次实验选取的最佳参数而制。
1、在整机上设计两个镜筒,一个镜筒固定在底台上,另一个镜筒通过瞳距调节结构实现水平移动,调节两镜筒的相对距离,来调节瞳距。图1是双镜筒调节瞳距的工作示意图。
〔1〕为固定在底台上不动的镜筒,〔2〕是可移动的镜筒,〔3〕镜筒外壁的金属套筒,〔4〕金属套筒壁上的园形孔,〔5〕螺杆,〔6〕档块、〔7〕旋钮、〔8〕螺纹支架。
在可移动镜筒〔2〕的外部按一可活动的薄壁金属筒〔3〕。在金属筒的侧面开一园形孔〔4〕,直径与螺杆〔5〕的粗细相吻合,使螺杆〔5〕能自由转动。螺杆通过螺纹支架〔8〕固定在底台上。在螺杆〔5〕顶端按一个档块〔6〕,固定在镜筒壁上,使螺杆拉镜筒时,不致于与金属筒脱离。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旋钮〔7〕,转动旋钮,经过螺纹传递拉镜筒〔2〕,做水平移动,达到自由调节瞳距的作用。
2、镜筒内装有光学放大结构。图2是光学放大结构图。〔1〕为光源、〔2〕为半园形红色滤光片,〔3〕为放大镜。
光源〔1〕发光,在光源前部装有半园形红色滤光片〔2〕,透过红光光束成像在放大镜〔3〕上,被放大,照射眼睛瞳孔。
3、电路结构。图3为电路图。电路采用常规分立元件构成。交流220伏电压,经保险丝〔BX〕和电源开关〔K〕,送入降压器〔B〕,经整流器〔D1-D4〕和滤波器〔C1〕得到5伏直流电压供电路用。由〔BG1和BG2〕组成非对称形振荡器,可代替常规功率放大级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方波,驱动指示灯〔ZD1〕和〔ZD2〕闪烁。
4、外壳结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正位图。〔1〕是仪器面板、〔2〕是亮度调钮、〔3〕是频率调钮、〔4〕开关、〔5〕瞳距调节旋钮、〔6〕眼睛护罩、〔7〕支架。
外壳用金属板材制成或由塑料压缩成型,起固定和保护内部元器件作用。
图5是外观后视图。〔1〕为电源保险、〔2〕为电源连线,起到连线和保险作用。
具体实施例:
首先制作两个镜筒。镜筒长110mm,采用内径26mm,壁厚2mm的塑料管材。将光学结构分别装在两镜筒内。光源采用6.3V/0.1A的白炽灯泡,在光源前面10mm处装有半园形R为5mm的红色滤光片,透射率为6000A-7000A的光波长。光学放大镜φ26mm,焦距为20mm、放大10倍。可使光斑直径增大到26mm。将左侧镜筒用螺钉固定在壳体上。在右侧镜筒外装有一个可活动的0.2~0.3mm厚的薄铁板套筒,套筒右侧开一园孔,螺杆通过园孔,固定在镜筒和套筒中间的档块上。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旋钮,通过固定在底台上的支架自由转动。转动旋钮即可拉镜筒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设有两个旋钮,可以前后、左右移动。这套瞳距调节结构通过金属支架和螺钉固定在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委五五研究所,未经机械委五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