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手摇变速箱提升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5845 | 申请日: | 198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84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克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克臣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B66D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林春旭,张桂兰 |
地址: |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 变速箱 提升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摇、蜗轮蜗杆传动、带有四根可调节、收拢支架支撑的汽车变速箱提升装置。
汽车变速箱的输入半轴插在离合器磨擦片的花键槽内,修理变速箱或离合器时,在拧下联接螺栓后,必须将变速箱水平提起,使变速箱输入半轴径向卸荷,然后才能沿水平方向将变速箱输入半轴从离合器中抽出,从而把变速箱拆卸下来;反之亦然。因为变速箱正好位于汽车驾驶室下方,这项工作一般由人工肩扛完成,劳动强度大,水平方向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机件和人身事故。原有手摇变速箱提升器采用一级或两级齿轮传动,将动力传至卷筒,卷筒上缠有钢丝绳,绳下端有吊钩,整套装置固定在一根钢质横梁上。这种装置由于采用齿轮传动,传动比小,不能自锁,操作费力,影响安全;同时,由于无纵向支架,只得将横梁置于汽车驾驶室座位或窗框上,容易损坏驾驶室内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人工手摇为动力、蜗轮蜗杆传动为特征的、带有整体支架的、适应汽车驾驶室内作业的变速箱提升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变速箱提升器的作用,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以蜗轮蜗杆机构将动力传至钢丝绳卷筒,传动比大,操作轻便,且能自锁;其次,设置了可以收拢的整体支架,使整个装置方便地安置在多种类型的汽车驾驶室内作业,不影响车内设备,不需附加设施。
本实用新型包括提升部分及整体支架部分,总体示意图即工作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动力经手柄(7)、曲柄(6)施于蜗杆(4)上,然后经蜗杆(4)、蜗轮(3)传到钢丝绳卷筒(2)上。钢丝绳卷筒(2)转动,缠绕在钢丝绳卷筒(2)上的钢丝绳(12)升起或降下。钢丝绳下端有吊钩(14)及绳卡(13)。绳卡(13)将吊钩(14)连结在钢丝绳(12)下端。钢丝绳(12)升起或降下,使悬挂在吊钩(14)下的变速箱提升或降下,达到装卸变速箱的目的。所有提升部件安装在箱体(5)内。
整个提升部分安装在由横梁(1)、U型压板(16)、拐轴(8)、支柱衬套(9)、支柱(10)、支柱横拉杆(11)等组成的整体支架上,螺栓(15)将提升部分的箱体(5)与整体支架横梁(1)的腹部紧固联结。拐轴(8)可以绕紧固在横梁(1)上的U形压板(16)的轴心转动。支柱衬套(9)可以绕垂直于U形压板(16)轴心的拐轴(8)的轴心转动。因此,焊接在支柱衬套(9)上的支柱(10)既可绕U形压板(16)的轴心转动,亦可绕垂直于U形压板(16)轴心的拐轴(8)的轴心转动。四根支柱(10)既可张开构成一个稳固的支撑面,又可收拢。支柱横拉杆(11)与支柱(10)绞接,防止支柱(10)横向滑移(如图2所示)。支柱衬套(9)上端在支柱(10)张开时顶在横梁(1)上,使支柱(10)始终处在垂直于横梁(1)的平面内,同时,防止支柱(10)纵向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即如图1、2所示,其总重量不大于20千克,箱体(5)的尺寸不大于160×140×130立方毫米,横梁(1)的尺寸不大于8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克臣,未经宋克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