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管状单元式分子筛吸附制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5861 | 申请日: | 198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86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 |
代理公司: | 华东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素兰,刘素梅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单元 分子筛 吸附 制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余热制冷的保鲜或空调装置,特别是一种管状单元式分子筛吸附制冷装置。
分子筛吸附制冷在国际上已研究多年,都是将分子筛封闭于一容器中,外界对其周期性加热及冷却,利用分子筛对水的吸附能力依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在被加热时脱出水份,冷凝于与分子筛容器相通的冷凝器中,而在分子筛被冷却时吸收水份,在封闭容器中造成低的绝对压力(1~2毫米汞柱或更低),使原冷凝器中的水在低压下蒸发制冷。但一直未能形成正式产品,其原因在于:(1)分子筛容器中用粒状或条状分子筛充填(例如美国特契列夫的专利 1807643WPI ACC NO:80-H5023C/35 Tchernev D.I.),但这种分子筛的导热性很差,使加热与冷却的周期很长,以昼夜计,故体积笨重。(2)分子筛容器都采用平板型结构,但系统内部压力很低,平板结构的承压强度不好,容积不可能做得很大,所装分子筛有限,冷量也有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传热性能好,循环周期短,而且可以方便地变换冷量的分子筛吸附制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分子筛容器,蒸发冷凝器,联通分子筛容器与蒸发冷凝器的蒸汽联通管,以及吸附剂,其特征是分子筛容器采用管状单元式结构,吸附剂采用分子筛原粉。具体地讲,分子筛容器是用几根圆管并列焊接在蒸汽联通管上,联通管的另一端与蒸发冷凝器焊接,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单元,在每根圆管中心有一同轴的圆筒形细网,在管与网的环形空间充填分子筛原粉。分子筛原粉的导热性能远大于粒状分子筛,加热及冷却周期大大缩短(可缩短到10~20分钟),提高了每公斤分子筛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冷量。将不同数目的单元联合组装起来,可以适应不同的冷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特点是传热性能好,循环周期短,且能方便地适应不同冷量的要求。可用于各种废热制冷场合,尤其适用于船用内燃机排气废热制冷以保鲜,或提供客轮空调冷源。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单元式分子筛吸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
按图所示,一列平行排列的圆管形分子筛容器,圆管1内有一同轴的圆筒形细网3,分子筛原粉2充填于圆管1及细网3之间,这些装有分子筛原粉2的圆管1都焊在联通管4上,排除空气,并充以一定量水作为制冷工质,然后焊接密封。圆管1被加热脱附时,水蒸汽从细网3的中心通道进入蒸汽联通管4,汇集到蒸发冷凝器5中,在水管6上冷凝,并积存于蒸发冷凝器5的下部。在圆管1被冷却时,水蒸汽被分子筛吸附造成蒸发冷凝器5中的低压力,水在其中蒸发,从水管6吸热制冷,蒸汽与热量都只须穿过一个很薄的分子筛层(即管内半径与细网半径的差),每轴马力的柴油机排气余热可得到90~140瓦(80~120千卡/时)的制冷功率(0℃制冷保鲜取下限,空调取上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工学院,未经华东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盖板式厨房局部排油烟装置
- 下一篇:自动断电式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