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避雷器放电间隙无效
申请号: | 87206074 | 申请日: | 198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07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阎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电瓷厂 |
主分类号: | H01T4/02 | 分类号: | H01T4/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苏州服务部 | 代理人: | 孙萃隆,沈俊才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放电 间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元件,特别是一种带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放电间隙。
众所周知,在放电间隙两端并联电阻,有利于降低避雷器的冲击系数和改善电压分布。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放电间隙,都无不例外的在金属电极两端并联若干高压线性(或非线性)电阻,如Y5C--2、Y5C--3等。上述放电间隙都是由一对(或数对)金属电极、固定电极的绝缘件、并联电阻及电极与并联电阻的联接件所组成的。其不足之处不仅在于结构复杂、体积大,而且并联在间隙两端的电阻常出现断路、烧毁等现象,有时甚至导致避雷器爆炸。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放电间隙,它可以使放电间隙的结构大大简化,并能提高避雷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发明人在放电间隙的结构上作了改进,即采用由一对金属电极和一个具有适当电阻值的瓷管所组成的放电间隙,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放电间隙。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纵向局部剖视)。
本实用新型由一对电极〔1〕和一个瓷管〔2〕组成。电极〔1〕用金属制造,本实用新型中,电极〔1〕形似一个有边的碟子,其中心至外缘的长度等于瓷管〔2〕的半径,高度为瓷管〔2〕总长的30~40%。瓷管〔2〕用陶瓷材料制成,它具有固定金属电极〔1〕和兼作并联电阻的双重功能。为了实现其兼作并联电阻的功能,瓷管〔2〕必须具有105~108Ω的电阻值。普通的陶瓷材料均为绝缘体,显然用它直接作为放电间隙的并联电阻是不合适的,为此发明人采用如下方法,制造成功了这种能代替并联电阻的瓷管:一、在用普通陶瓷制作的瓷管的侧面涂复高电阻率的导电物质,使瓷管两端的电阻值为105~108Ω,端面涂复低电阻率的导电物质(有利于瓷管与电极的电接触);二、用电工陶瓷直接制作成电阻值为105~108Ω的瓷管,并在其端面涂复低阻物质。
将一对电极〔1〕分别卡装在瓷管〔2〕的两端,即构成了一个放电间隙。其用途与现有放电间隙完全相同,并且与避雷器中其它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均不改变。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体积小等特点,可用来组装成各种电压等级的带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电瓷厂,未经苏州电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合式轧盖机
- 下一篇:微电脑多路近距数据传输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