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动式毛(豌)豆去壳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6149 | 申请日: | 198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14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肖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杰明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去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毛(豌)豆去壳用的普通食品加工机械。
新鲜的毛(豌)豆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品。一直来,人们主要采用手工的方法进行去壳以供食用,随着家务的社会化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往往应对大批量毛(豌)豆进行去壳,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进行毛(豌)豆去壳的加工机械。它不但能有效地使豆肉与豆壳得到分离,而且速度快,效率高,能满足大批量毛(豌)豆去壳的需要,既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由电机、皮带轮、分离箱、滑道、转轴组成,其特征是分离箱(22)中装有由摇臂(4)、(5),摇杆(2)、(3)组成的摇杆机构,分离箱(22)与转轴(26)、(28)之间装有倾斜的滑道(8),设计了一对转向相反的转轴(26)、(28),下边装有滑道(12)、(17)。转轴(26)、(28)的外部紧箍着一个厚度为1.0~8.0毫米的橡胶管(24)。转轴(26)与转轴(28)之间留有0.3~3.2毫米的缝隙,转轴(26)、(28)的直径为18~100毫米。滑道(8)上开有多条纵向的平行凹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毛(豌)豆从料斗(1)中加入,通过摇杆(2)、(3)的往复摆动使其缓慢地分道经过分离箱(22),落至滑道(8)上,毛(豌)豆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地通过倾斜的滑道(8)进入一对转向相反的转轴(26)、(28)缝隙,经挤压而达到去壳的目的,其豆肉下落到滑道(17)上,豆壳下落到滑道(12)上。
图1为自动式毛(豌)豆去壳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离箱(22)的截面图。
图3为滑道(8)的剖面图。
图4为转轴(26)、(28)部位的截面图。
图中:1:料斗;2、3:摇杆;4、5:摇臂;6:连杆;7:转盘;8:滑道;9:皮带轮;10:支架;11:传动带;12:豆壳滑道;13:电机;14、15、16:皮带轮;17:豆肉滑道;18:连杆;19:曲柄转盘;20:皮带轮;21:螺钉;22:分离箱;23:隔板;24:橡胶管;25:轴承座;26:转轴;27:轴承座;28:转轴;29:调节机构;30: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1.分离箱(22)沿横向分有8个通道,相互间用夹板(23)隔开,每个通道的两侧装有一对向相摆动的摇杆(2)、(3)。
2.整台机械的动力均由电机(13)供给,电机(13)通过皮带轮(14)带动皮带轮(15),再由皮带轮(16)同时带动皮带轮(9)和皮带轮(20),前者带动转轴(26)并借助于一对齿轮的啮合而带动转轴(28);后者由曲柄转盘(19)经连杆(18)带动转盘(7),再经过由摇臂(4)、(5)和连杆(6)组成的连杆机构而使摇杆(2)、(3)作往复摆动。
3.调节机构(29)和螺钉(21)用来调节滑道(8)与转轴(26)、(28)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品种的毛(豌)豆。
4.转轴(26)、(28)的外部分别装有轴承座(25)、(27),其间置有垫片(30),它们均被装在支架(10)上。
5.通过理论分析发现:转轴(26)、(28)的直径R与豆肉的特征尺寸a、b(假定豆肉呈椭球状,长、宽、高分别为2a、2b、2c)、豆壳的厚度δ及橡胶与豆壳间的摩擦系数f有关,其间应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杰明,未经肖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