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自动锁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7206356 | 申请日: | 198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35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仪器厂有色金属铸造分厂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地质矿产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东生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离心铸造机 自动 系统 | ||
卧式离心铸造机的端盖自动锁紧系统是关于卧式离心铸造机的端盖锁紧系统。
根据美国专利文献US03168765,文中虽然提出了类似卧式离心铸造机的端盖自动锁紧系统的发明,但文献中提到的发明是采用型芯支撑铸件,每次铸造工作完成后,均需更换新型芯,十分麻烦。同时它的内部结构复杂,这给制造和维护都带来了困难。还有,文献中提到的发明使用气动装置推动载有型芯的支架,动作剧烈并且推紧力也小。另外,也没有解决浇口嘴和端盖的结合问题。
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自动锁紧系统的发明目的就是采用结构简单,用液压推动装置的,端盖和浇口嘴紧固在一起且不需更换端盖的技术措施解决已有技术的缺陷。
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自动锁紧系统主要由端盖部分,浇口嘴托架部分,液压推动部分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自动锁紧系统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是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自动锁紧系统的端盖部分和浇口嘴托架部分的侧剖面图。
图2是端盖部分和浇口嘴托架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卧式离心铸造机主机的俯视图。
图4是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自动锁紧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主机启动后,端盖自动锁紧系统和主机的俯视图。
图6是主机停机后,端盖自动锁紧系统和主机的俯视图。
在图1中,端盖3与端盖轴4用螺钉5紧固在一起,通过轴承6安装在浇口嘴托架12上。端盖轴4后端以螺纹与挡环2联接,挡环2前端面与浇口嘴托架12的接触面有一间隙。浇口嘴8通过垫铁11,螺钉7,螺钉9,螺母10与浇口嘴托架12紧固。浇口嘴托架12与转臂14配接处的下端开有通槽,由平键13使转臂14与浇口嘴托架12定位。然后再由螺钉1,垫圈16,螺母15锁紧,转臂14通过转轴套17和联轴销18与转臂油缸20的转臂油缸活塞杆19联接。
为要使端盖3压紧在主机机头23的内衬套端面,首先油泵产生压力,经油路调压装置调压后的压力油从油缸进油管道进入转臂油缸20,推动缸内活塞。可水平往返运动的转臂油缸活塞杆19向前运动,经联轴销18和转轴套17可使转臂14逆时针运动。通过浇口嘴托架12使得端盖3的端平面与水平面成直角向机头23转动。直到端盖3与机头23内衬套端面吻合并可以随同机头23的内衬套同步旋转。
在图2中,浇口嘴8位于浇口嘴托架12的上方。端盖3为圆形盖并突出于浇口嘴托架12的前部。
在图3中,已铸好的铸件由后油缸28经过顶杆26顶出后,因联轴节27碰动行程开关25,使后油缸活塞杆联动顶杆26退回原位,在此之前端盖3已经先开启了。
在图5中,端盖3关闭于机头23内衬套端面,主机启动,浇注。
在图6中,浇注完毕后,停机,开启端盖3。
在图6中,再将铸件由后油缸28通过顶杆26顶出,然后,顶杆26复位。
主电机22,空心主轴24,转臂油缸座21通过各自的地脚螺栓与地基定位紧固。
同已有技术相比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自动锁紧系统结构简单,需要的工作场地小,连续铸造时不需更换端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且动作平稳,锁紧力大。
最佳实施例为,当铸件外圆400毫米,内圆200毫米,长度300毫米时,端盖锁紧力可达3吨。
铸造件为黄铜,浇注液温度为900摄氏度,端盖直径小于250毫米时,可生产5000炉而不需更换端盖;端盖直径大于250毫米,小于400毫米时,可生产4000炉而不需更换端盖。
当铸件为青铜时,浇注液温度1000摄氏度,端盖直径小于250毫米时,可生产4000炉而不需更换端盖;端盖直径大于250毫米,小于400毫米时,可生产3000炉而不需更换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仪器厂有色金属铸造分厂,未经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仪器厂有色金属铸造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