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岩土三轴试验围压力、反压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6481 | 申请日: | 198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48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张彭寿;朱爱华;卞又新;陈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L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土 试验 压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岩土三轴试验围压力、反压力装置,特别是围压力稳定、反压力自动跟踪围压力的装置,属于土工三轴仪中应用液压加压的装置。
对岩土试样进行三轴试验,先要对试样进行反压力饱和,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反压力始终小于围压力。然后,在对试样施加试验所需的围压力时,要求围压力、反压力保持稳定。目前三轴仪中常用的加压装置有:水银加压、空气调压阀加压、油压泵加压、电动调压筒-压力传感器电路控制加压等。水银加压装置产生压力低,常发生试验人员汞中毒。空气调压阀装置耗气大,空气压缩机工作噪声大,国内研制的高压力空气调压阀装置,最大压力2.5MPa(1MPa≈10公斤力/(厘米)2),在使用中发现,如果装置的出口压力高于试验所需压力,则不能将其调回到试验压力,因此不适用于三轴试验。油压泵装置虽然产生压力高且可调,但构造复杂,输出压力有抖动现象。英国GEOSESTEM公司生产的与三轴仪主机配套的电动调压筒——压力传感器电路控制加压装置,由于压力传感器受温度影响很大,输出压力的稳定性仍不理想。还需要说明一点,对试样进行反压力饱和时,要求反压力跟踪围压力,如果采用微机系统控制,可以实现这一点,但是这样的装置构造很复杂,造价很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给出一种应用液压加压、不采用微机控制、构造比较简单的三轴试验围压力、反压力装置,根据试验需要,围压力足够高并且可作大幅度调整,在对试样进行反压力饱和过程中,反压力能自动跟踪围压力、始终小于围压力一个固定值,当需要施加一定的围压力时,围压力、反压力均能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选取理想的压力源、调压装置和实现反压力自动跟踪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压力室、油水交换器、围压力系统和反压力系统组成,压力系统除包括压力源和调压装置外,还包括控制电路、油压输出管路、阀门等,所产生的围压力和反压力经过各自的油水交换器,将油压转换为水压,作用于压力室内的试样,其特征是围压力系统以砝码压力计作为压力源,以电动调压筒调节压力,反压力系统包括电动调压筒和压力传感器,在围压力、反压力两系统的油压输出管路之间连接一个压差传感器,经过相应的电路控制,实现反压力自动跟踪围压力。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成示意图。
图2为围压力系统电路框图。
图3为反压力系统及反压力自动跟踪围压力电路框图。
如图1所示,围压力系统包括砝码压力计(26)和电动调压筒(27),反压力系统包括电动调压筒(31)和压力传感器(24)。砝码压力计(26)和电动调压筒(27)之间油压管路(通过阀门)是连通的,电动调压筒(31)和压力传感器(24)之间油压管路(通过阀门)也是连通的。产生的围压力由油压管路经油水交换器(28)进入压力室(30),作用在包裹岩土试样(20)的乳胶膜(21)上,而反压力则由油压管路经油水交换器(29)进入压力室,作用在岩土试样内。设置了三个标准压力表(12、13、14)来测试实际施加的围压力、反压力值。表(13)与表(14)量程相同,表(12)量程大。
下面描述围压力系统的具体设计。在砝码压力计的砝码框架(7)上挂砝码(8),就产生一定的围压力。砝码压力计活塞(5)上连接一触杆(2),触杆随活塞升降分别与上、中、下三只微动开关(1)碰触,通过继电器控制电动调压筒(27)的驱动电机(11)正、反运转或停止,得到稳定的围压力。围压力系统微动开关闭环控制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为了减小围压力的误差,采取以下三个措施:a、由电机(4)通过圆柱直齿轮付(3)带动砝码压力计活塞(5)以一定速度(例如20~30转/分钟)旋转,使活塞与活塞套(6)之间为动摩擦。整个试验过程中,电机(4)一直运转,以减小活塞运动的摩擦力。b、选用碰触力小于20克的微动开关(1)。c、设置平衡块(9),用以克服活塞(5)和砝码框架(7)的自重,使围压力起始值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未经水利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度表节能器和节能型电度表
- 下一篇:微型电机电压压降差补偿节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