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气压水瓶防水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6629 | 申请日: | 198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62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敏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敏学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秀珍,黄学信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水瓶 水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为日常生活用品。
相近技术的引文为:
气压水瓶说明书,上海保温瓶一厂。
国内外现有气压水瓶均用一个与气压水瓶塞垂直连接的吸水管插入水瓶内,当向外压水时,由于吸水管吸入水速度过大,吸水管周围水流流速高,将瓶内水垢带起,当反复压水时,回水又将原来沉在瓶底部的水垢冲起成悬浮状而吸走。因此现有的气压水瓶压水时带出较多的水垢,使人体摄入过多的水垢,有损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防止水垢摄入人体,保护人民的健康而发明创造一种气压水瓶防水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点是,气压水瓶〔1〕防水垢装置,由下园盘〔3〕和中心有孔带有短管的上园盘〔4〕,单向阀〔5〕组成。该防水垢装置在吸水管〔2〕的下端,防水垢装置的上、下园盘的直径要小于气压水瓶〔1〕瓶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特别易于实现,只需要在原有的气压水瓶的吸水管下端装上本防水垢装置,就可有效的防止水垢压出。实现该技术所需的费用约占原气压水瓶价格的百分之1-3。
附图1.气压水瓶防水垢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防水垢装置正视示意图。
附图3.防水垢装置平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气压水瓶〔1〕防水垢装置是由同轴并互相平行的下园盘〔3〕,上园盘〔4〕组成减速通道〔6〕,下园盘〔3〕和上园盘〔4〕之间有一个以上的连接片〔7〕,使两个园盘保持平行成为一个整体。上园盘〔4〕的短管通过园盘中心孔与减速通道〔6〕连通,球形或板式单向阀〔5〕位于上园盘〔4〕的短管内。上、下园盘直径要小于气压水瓶〔1〕瓶口的直径,上园盘〔4〕短管与气压水瓶的吸水管〔2〕用固定销〔8〕固定,以便把防水垢装置装在吸水管〔2〕的下端,同时也限制了单向阀的活动范围。当向外压水时,气压水瓶内的水通过减速通道〔6〕慢慢流入吸水管〔2〕,当下园盘〔3〕和上园盘〔4〕的直径为吸水管〔2〕直径的3-6倍,而减速通道的高度为吸水管〔2〕直径 1/4 -1倍时,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该减速通道〔6〕入口的水流速度为原吸水管〔2〕入口速度1/10,该速度小于水垢的悬浮速度,对气压水瓶〔1〕内的水垢没有扰动。而单向阀〔5〕防止回流,一则避免了对瓶〔1〕内水垢的冲击,同时也有利于多次压水时出水的顺畅,尤其是瓶〔1〕中水位较低时更为有利。因此本装置十分有效地将水垢遗留在气压瓶〔1〕底,待清底时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敏学,未经蔡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