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长工件车加工振动式托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6641 | 申请日: | 198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64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生产技术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5/06 | 分类号: | B23B25/06;B23Q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加工 振动 平装 | ||
一种涉及长工件车床加工振动式自动托平装置。
目前工业上对长工件,如管、柱车加工时,托平装置的起升方式常见到的是液压、气缸起升或机械起升,这些方式本身造价高,安装维修困难,而且托平时间长,多数以人的视觉观察为准,所以托平水平度也不精确。从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本托平装置。
本托平装置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涉及长工件车加工振动式自动托平装置。
本托平装置的技术特征:在升降托架上有两个大小相同、二轴心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转动体;与托架垂直穿过有导向滑键的调位轴,使其只有轴向位移,并在调位轴上有螺旋角大于其自锁角的螺纹;和调位轴螺纹联接的有调位套,与调位套为一体的有中滑套;中滑套与托架为一体的内滑套、定滑套间为动配合;在中滑套与内滑套、托盘间有轴承配合;在定滑套下部有螺纹联接的调位托盘,在调位托盘、托盘间有弹性体;在中滑套侧面不同素线有高度不同的一组或两组带有锥度的定位孔;在定滑套侧面上部适当位置处有一个或两个定位孔,孔内置有带锥度的定位销和其控制机构。上述是本托平装置的技术特征。
当工件一端卡在车床上,另一端置在本托平装置两转动体间,调位轴受压而产生位移,驱动调位套带动中滑套旋转,不同外径的工件,使其旋转角度不一样,同时转动后不再随其振动再发生旋转;根据受迫振动系统幅频特性规律,当车床转速的角频率选在振动系统的亚共振频率范围内时,本装置的受迫振动系统就会产生较大的振幅,使工件上升到水平位置,中滑套上属于某外径加工件的定位孔恰好与定滑套上定位孔吻合,定位销进入定位孔中,起到定位托平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托平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2是带回位机构的托平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3是回位机构示图,
图4是托平装置呈定位状态结构剖面图,
图5是中滑套侧面展开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托平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在有升降的托架[22]上有大小相同、二轴心线平行且在一水平面上的两转动体[2],采用转动轮为宜;在与托架[22]垂直穿过有导向滑键[4]的调位轴[3],导向滑键是安装在轴与托架接触面上,使调位轴没有周向转动,只有轴向位移,并在调位轴上有螺旋角大于其自锁角的螺纹与调位套[7]联接,在调位轴上端有接触轮[25]、下端有压缩弹性体[8];和调位套[7]一体的中滑套[6]与托架[2]为一体的内滑套[5]、定滑套[9]间为动配合;并在中滑套[6]侧面上沿其不同素线上有不同高度一组或两组具有锥度的定位孔[14],若两组定位孔则以中滑套轴心线相互对称的,并在定位孔走向有一定深度的槽;中滑套[6]与内滑套[5]、托盘[24]间有轴承[23]配合,以滚动轴承为宜;定滑套[9]侧面上部适当位置上有一个或两个定位孔[26],若两定位孔应在同一截面同一直径上,孔内配合有锥度的定位销[13]及其电磁铁控制机构[15],定位销端面装一滚动体为宜;调位托盘[11]与托盘[24]间有弹性体[10],以非线性弹性体为宜,并其刚度大于弹性体[8]的刚度。
上述为本托平装置的结构。装置安装后,两转动体对称中心线是调位轴[3]、调位套[7]、内滑套[5]、中滑套[6]、和定滑套[9]的回转中心轴;大重量加工件置在两转动体间时,托架下降后要与定滑套端面留有适当距离,为使托架[22]不发生转动,在托架上有固定杆[17]穿入固定在定滑套[9]上的突出体[16]中;中滑套侧面上不同高度的定位孔[14]是这样确定的;对常用加工件形成系列,从最大外径(最小外径)开始依次使工件一端卡在车床上,另一端置在两转动体间,在控制下由水平位置到自由下落及恢复其工件水平状态,通过测示(或计算)出定位孔的中心,形成一组或两组高度不同的具有锥度的定位孔[14],与定位销配合定位托平。
本托平装置受迫振动系统:托架[22]、调位轴[3]、调位套[7]和弹性体[10,8];其中调位轴受压发生位移过程中,驱动调位套[7]带动中滑套[6]转动,转动角度大小决定于下降位移,下降位移与工件外径有关,即中滑套转动角度大小由加工件外径来决定;同时中滑套转动后不在随振动而再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生产技术服务公司,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生产技术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的固伞装置
- 下一篇:E型应变梁及E型梁式压阻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