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打升降定位可调浮漂无效
申请号: | 87206895 | 申请日: | 198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89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健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打 升降 定位 可调 浮漂 | ||
本实用新型自动升降定位可调浮漂属于一种钓鱼器具。
现在使用中的浮漂虽然形状、用途各异,但其结构和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一是固定浮漂(图1),用橡皮管固定在钓线上,尽管可以沿线上下移动,但其长度调整要在岸上完成;二是自动升降浮漂(图2),在浮漂下部加装一小环随铅坠同时抛落水中后,靠自身浮力沿钓线上浮到截止点定位。这两种浮漂都需要根据水位的深浅经过反复调整才能在一个固定点垂钓,非常不便。当用于海杆(甩杆)时,远距离的钓点使截止点的调整更为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浮漂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水中调整截止点的浮漂。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途径是在浮漂杆上设置走线卡,并在其上设置卡线孔和走线环的漂套,设计一个由钢丝或弹簧,压簧片组成的用于驱动漂套移动的机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以详述:
附图1为现在固定浮漂使用示意图。
附图2为自动升降浮漂使用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自动升降状态,B为截止状态。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自动升降状态,B为截止状态。
附图5A为钓线升降状态,B为钓线截止状态。
如附图3所示:
1--漂杆,2--漂套,3--钢丝,4--走线卡,5--卡线孔,6--走线环,7--走线环。
漂套2套在漂杆1的前部,其上固定有走线环6、7,在漂套前部开有卡线孔5,在漂杆1的前部与漂套卡线孔的相应位置设置走线卡4,钢丝3成〔 状固定在漂杆上,将漂杆推入漂套后,钢丝随漂杆被挤进漂套,漂套尾端在〔 形钢丝的后部,钢丝对漂套具有的撑力使漂套与漂杆位置相应固定,当漂套受到向下的力时(工作状态)与钢丝具有的外张力一齐驱动漂套向下(与漂杆上升相向移动),使卡线孔与漂杆上的走线卡挤紧固定漂线。
浮漂随铅坠一同抛出降到水底后,浮漂靠自身的浮力垂直上升到水面,钓线通过走线环6、7和走线卡放出,浮漂呈立式,这时,抖拉钓线,利用铅坠向下的重力和浮漂在水面受到的横向阻力,通过设置在漂套上的走线环7产生一个驱动漂套与漂杆反向的力,这时,钢丝由稳固漂套、漂杆之间的撑力变为驱动漂套向下的张力,卡线孔与走线卡合拢,钓线呈N状,达到截止的目的,此时钢丝的张力仍然存在,进而使两者挤紧不致相对移动。这样,由于能在水中调整选择钓线截止点,使浮漂自动固定在钓线上的最佳位置。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是在漂杆上不设置钢丝,而在漂套的前部放置一个弹簧8,其有效伸缩长度大于卡线孔5的长度,使在截止状态时,走线卡4与卡线孔5有一定的挤紧力。在漂套的后部放置压簧片9,其前端与漂杆接触部位设计成一个凸形,在漂杆相应部位有一个凹槽。
浮漂在升降时,压簧片9的凸形前端位于漂杆凹槽内,漂套与漂杆相对位置固定,在抖动钓线时,施加于漂套向下的力加之弹簧向上驱动漂杆的弹力,使压簧片9沿凹槽向下滑出。漂套与漂杆相向移动,走线卡4与卡线孔5挤紧、截止,固定了漂线。
漂套可用一般硬塑料制作,前、后部各留一小槽,以固定走线环6、7,并开有卡线孔。漂杆用轻质硬塑料制成空心,使其具有一定浮力,并在与漂套卡线孔相应位置留一小槽,以安装走线卡。钢丝安装部位可视漂杆与漂套升降截止时的相应位置。
在浮漂漂杆的后部可设计一丝孔,即可与各种形状、用途的浮漂配合,如风漂、夜光漂、球漂等只需在漂的前部加工相应的螺栓,即可一漂多用,成为系列产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独特,克服了现有浮漂需反复调整的缺陷,给钓鱼爱好者带来很大方便,且制作工艺要求不高,便于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健,未经高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智力、情绪、体力和月相节律显示器
- 下一篇:煤气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