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按钮式延时关闭冲洗阀无效
申请号: | 87207046 | 申请日: | 198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704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尉华;廖有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尉华;廖有钧 |
主分类号: | E03D3/04 | 分类号: | E03D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斜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 延时 关闭 冲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小便器的延时自闭式冲洗阀。
现有的大、小便冲洗器一般采用高、低位水箱作为冲洗器具,但是,高、低位水箱用水量大,易漏水,外形尺寸大,不能连续冲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然而,现有的冲洗阀需要较高的水压和较大的给水管径才能保证足够的出水量。另外,目前的冲洗阀的主要构件都采用金属铜制造,成本较高。为了不污染水源,冲洗阀还需另外配用真空破坏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较低水压和较细给水管径的条件下保证有足够出水量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时只要按一下按钮即可自动放水的按钮式延时关闭冲洗阀。
冲洗阀进水口与给水管路相通,管路中的水从进水口进入阀内,经阀内通道从出水口流出。一个能在缸体内移动的柱塞可以堵住阀内通道使阀关闭。柱塞把缸体分成两个压力腔,上部压力腔通过一阻尼通道与下压力腔通,下压力腔与进水口相通。当手动先导阀关闭时,由于柱塞上下两端面存在压力差,柱塞被压紧在基座上,切断了出水通路,冲洗阀关闭,当先导阀打开时,上部压力腔即卸去压力,于是,柱塞在下端面水压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冲洗阀开启。当先导阀打开后又关闭时,冲洗阀并不马上关闭,这时,从柱塞下端面经过前述阻尼通道进入上压力腔的水使柱塞缓缓下降,直至柱塞堵住通路切断水源为止。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采用按钮式开关开启先导阀,使柱塞上腔压力释放,柱塞上移,冲洗阀开启。其次,在缸体与柱塞的配合间,采用了“O”形橡胶圈加聚四氟乙烯滑环的密封方式。如果能提高柱塞和缸体的加工精度,也可以取消它们之间的密封填料。这两种结构将大为降低柱塞和缸体间的摩擦力,使柱塞复位的弹簧的弹力可以做得很小或者取消。这样,在很低的水压下就可以使柱塞开足,保证有充裕的开启时间和水流量。另外,在结构上把真空破坏器和冲洗阀组合在一起。在此,真空破坏器既起到了破坏真空的目的又能明显加大出水量。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按钮式开关和其它相应的结构,因此,就有可能用塑料来制造大部分另件。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图1所示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冲洗阀,下面详细说明其细节及工作情况。
缸体(1)上开有进水口(2),出水口(3)。柱塞(4)可在缸体(1)内上、下移动。柱塞(4)上的槽内装有滑环(5)和橡胶“O”形圈(6)作为密封填料,把缸体(1)分为压力腔(7)和压力腔(8)。出水口(3)处开有一个横向孔(9),其一端装有真空破坏器(10)。上盖(11)中装有一个头部呈喇叭形的先导阀(12)当其开启时,压力腔(8)通过溢流孔(16),横向孔(9)与出水口(3)接通,压力腔(8)中的水排出,压力释放。
平时,先导阀(12)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压力腔(8)通过柱塞(4)上的阻尼孔(13)与进水口(2)相通,因此,给水管路的压力作用于柱塞(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部分面积。因为柱塞(4)上端的受压面积大于下端的受压面积,所以,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压力,柱塞(4)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紧在密封圈(14)上,进水口(2)与出水口(3)的通路被切断,冲洗阀处于关闭状态。
当按下按钮(15),先导阀(12)打开时,压力腔(8)与出水口(3)相通,压力释放。这时柱塞(4)的下端面仍受到给水管路的压力,在该压力的作用下柱塞(4)上移。这样,从给水管流入进水口(2)的水大部分直接从出水口(3)流出,极小部分经柱塞上的阻尼孔(13)、压力腔(8)、溢流孔(16)、横向孔(9)从出水口(3)流出,冲洗阀开启。
当先导阀(12)关闭时,从阻尼孔进入压力腔(8)的水越来越多使柱塞(4)逐渐下降,在柱塞(4)下降过程中,进水口(2)与出水口(3)还是导通的。当柱塞(4)最后压紧在密封圈(14)上时,压力腔(8)内已充满了水,冲洗阀处于关闭状态。从先导阀(12)打开到柱塞(4)最后压紧在密封圈(14)上的时间即是冲洗阀的延时关闭时间。为了确保冲洗阀有足够的开启时间,压力腔(8)的容积应大于12.5cm3。冲洗阀的延时时间长短可由调节杆(17)来控制,调节杆(17)向下调,延时时间缩短,反之则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尉华;廖有钧,未经曹尉华;廖有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