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向分度机构无效
申请号: | 87207086 | 申请日: | 198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708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一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B23Q16/02 | 分类号: | B23Q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室 | 代理人: | 徐开运,夏永兴 |
地址: | 上海市闸北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分度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用蜗杆、蜗轮分度工作台的分度机构和传动方式。
这类分度机构应用于针筒铣槽机及其它适合其分度的机械加工设备。针筒铣槽机是针织行业加工纬编机针筒、针盖的关键设备。目前国内外大多数铣槽机都采用蜗杆、蜗轮分度工作台的分度机构来加工纬编机针筒、针盖的针槽。一般针筒、针盖的针槽在2000~4000之间,槽宽不到0.5毫米,针筒、针盖上的针槽位置在圆周上相差半个分度值。为了保证位置精度,针筒和针槽采用组合加工。其加工的分度原理见附图1。分度时,先将插入分度板3中的插销6拔出,当回转油缸4转动180°时,通过超越离合器5带动分度板3也转动180°,再由分度交换齿轮a、b、c、d传到蜗杆2,使蜗轮转动以实现分度。分度完成后分度插销6又重新插入分度板3的齿槽中。
为了满足针筒、针盖的组合加工要求,分度板3上有四个等分槽,若使分度板转动90°,即可实现针筒、针盖的针槽相差半个分度值的要求。这种半齿分度是通过手动调整来实现的,工件安装后的校正,必须卸下一个交换齿轮,然后通过电机1带动蜗杆2使工作台转动。
上述分度机构的分度是由超越离合器来拖动的,所以只能单向工作,且工作台的快速转动又必须卸下一个交换齿轮,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就不能实现快速运动。目前国内上海第七纺织机械厂、南京机床厂、天津第一机床厂等制造的铣槽机,其分度机构的工作原理均如上所述,国外的铣槽机以荷兰莫斯公司的产品为代表,它采用步进电机、电气数字分度,但也无法实现在加工过程中停机并快速回转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改进分度机构及传动方式,以改善针筒铣槽机的性能并提高其精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采用回转油缸和端面结合子的传动方式,通过换向阀来控制回转油缸的转动方向以实现双向分度的结构来实现的。其分度原理及传动方式见附图5,回转油缸4位于端面结合子7的前端。分度时,由回转油缸4转动180°,再由交换齿轮a、b、c、d传到蜗杆2,带动蜗轮工作台转动,分度结束,端面结合子7脱开分度板3,回转油缸4带动端面结合子7返回原来位置。
工件快速转动时,不要卸下交换齿轮,只要把分度插销6从分度板3的分度槽中拔出,由电动机1来传动,工作台快速转动停止,分度插销6重新插入分度板齿槽,亦即保证了正确的分度精度。因为回转油缸4只能回转180°,端面结合子7的面上有180°分布的二个凸齿,而分度板3上则有二个180°分布的凹槽,三者相互配合制约,保证在分度时端面结合子7插入分度板3,以实现工件的正确分度和定位。用这样的分度方法可使工件处于所需的加工位置。
由于回转油缸前端没有超越离合器,而是通过油缸拨叉8及换向阀9来改变油缸转动的方向,实现了双向分度。
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同样具有半齿分度的性能,以满足针筒、针盖的针槽组合加工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以前的分度机构原理图。其中1.电机、2.蜗杆、3.分度板、4.回转油缸、5.超越离合器、6.分度插销、a、b、c、d交换齿轮。
图2所示的是回转油缸4的A-A剖面图。
图3所示的是超越离合器5的B-B剖面图。
图4所示的是分度板3的C-C剖面图。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双向分度机构原理图。其中1.电机、2.蜗杆、3.分度板、4.回转油缸、6.分度插销、7.端面结合子、8.油缸拨叉、a、b、c、d交换齿轮。
图6所示的是回转油缸4的D-D剖面图,其中9换向阀。
图7所示的是分度板3的Z-Z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如附图5所示的双向分度机构曾在上海第一机床厂试制的Z1-ZXB40型针筒针盖铣槽机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铣槽机能可靠地进行双向分度、半齿分度,能满足各种要求的针筒、针盖的铣槽加工,特别是机床的分度精度,经上海市标准计量局测试,与荷兰莫斯公司FVA型铣槽机精度相当,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由于实现了双向分度和工件的快速转动使操作大为便利,该机床的试制成功为针织行业发展细针距离精度针织机械提供了关键零件的加工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一机床厂,未经上海第一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