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塑料铆胀螺栓管无效
申请号: | 87207410 | 申请日: | 198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741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强 |
主分类号: | F16B19/10 | 分类号: | F16B19/10 |
代理公司: | 机械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淑球,吴宝根 |
地址: |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螺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五金领域中的一种紧固件,它适用于建筑装璜中对饰物起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对比技术是目前在建筑装璜中常用的《塑料胀瞄螺栓管》(简称《胀管》)。该《胀管》有一个锥度孔管体、两个胀瓣和两个胀支以及阻力槽组成一体。在使用时《胀管》插入被胀体(如建筑物的墙壁)上预先打好的固定孔内,依靠胀支和阻力槽对孔壁产生的抗力,当木螺钉拧进锥度孔时不受滑动。当木螺钉在锥度孔内拧进到一定深度时,因胀瓣受外力作用而向两边胀开贴紧孔壁,靠胀瓣外圈的阻力槽产生的抗拉作用达到与被胀体固定作用。但是,该《胀管》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的不足:当被胀体的固定孔孔径过大或被胀体的质地疏松,木螺钉拧动时,《胀管》在被胀体固定孔内会产生打滑,严重影响紧固作用;另外,由于该《胀管》的紧固部位受力点靠近管口处,使用时拉力不够大,紧固强度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的塑料紧固件——《塑料铆胀螺栓管》(简称《铆管》),使其在使用时不但起到“胀紧”的作用,同时又起到“铆”紧的作用,因而可以克服上述之不足,并增加其紧固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将胀管的一端设计成呈喇叭形的锥度胀瓣4,其内斜面上开有倒牙3。在锥度胀瓣4的顶部和一只与其锥度相同的锥形榫子7的腰部通过节点6把两者连结为一体。在锥形榫子7的锥面上开倒牙9,9的模数与3相同但方向相反。当本实用新型插入被胀体13的固定孔内后,用锤将铆管的锥形孔1的一端适当敲击,使其伸入到孔内达到一定深度,连结点6因受到外击力作用而断开,带倒牙的锥度胀瓣4与带倒牙的锥形榫子7形成相对运动,锥度胀瓣4向两边胀开与被胀体13的固定孔孔壁胀紧,而锥形榫子7与锥度胀瓣4通过倒牙相互紧密钩紧,锥形榫子7起到了“铆钉”的作用,将锥度胀瓣4在固定孔内铆紧,达到了木螺钉还未拧进铆管之前就在被胀体13内起到固定作用。然后,向铆管的锥形孔1内拧入木螺钉12,当木螺钉12拧进到一定深度时,锥度胀瓣4对被胀体13的固定孔孔壁的胀力增加,锥度胀瓣外圈上的阻力槽5产生的抗拉力也增加,达到更佳的紧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附图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简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如图1所示铆管2的一端中心开锥形孔1,另一端为锥度胀瓣4,锥度胀瓣4的外园面上置有横向的阻力槽5,锥度胀瓣4的内斜面呈喇叭口形状并开有倒牙3,沿截园中心线开分瓣槽10将锥度胀瓣4分为两瓣。锥形榫子7的中心开孔其底部8呈球面形,其外径与铆管的外径一致。在锥形榫子7的斜面上开倒牙9,9的模数与3相同但方向相反。锥度胀瓣4顶部与锥形榫子7的斜面中部腰间通过节点6把两者连结为一体,(即在开模具时留有空位注塑时形成一体),即锥形榫子7的带倒牙斜面的上半部伸入锥形胀管4带倒牙的喇叭口内,下半部显露在喇叭口的外部,由于两者锥度相同,故3与9之间略有间隙。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如尼龙等材料)经过注塑加工成形,其规格可为φ6×30mm、φ8×45mm、φ10×55mm、φ12×60mm等(也可按使用对象需要规定尺寸开模注塑)。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插入被胀体13的固定孔内(固定孔的孔径与铆管外径一致,也可松一些,但孔的深度不宜太深),用锤将铆管敲击迫使铆管的锥形榫子7沉入孔底,在外力作用下,锥度胀瓣4与锥形榫子7的连结节点6断开,锥度胀瓣4与锥形榫子7形成相对运动,锥度胀瓣4向两边胀开与被胀体13的固定孔孔壁胀紧,同时4与7上的倒牙相互紧密钩紧,锥形榫子7起到“铆钉”的作用,把锥度胀瓣4在被胀体13的固定孔内紧紧地铆紧,使及铆管在木螺钉12还未拧进其锥形孔1之前就被固定在被胀体13的固定孔内。接着套上固定板11,用木螺钉12从铆管的锥形孔1拧进去,随着木螺钉12的拧进并达到一定深度时,锥度胀瓣4受到木螺钉12的胀力作用对被胀体13的固定孔孔壁的胀力继续增加,锥度胀管外圈上的阻力槽5对孔壁产生的抗拉力也增加,直到把木螺钉11拧紧,其紧固强度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胀”、“铆”结合和倒牙结构,紧固强度增大,安全可靠,同时省去二只胀支,简化了加工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强,未经汪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展开成带凳书写桌的折叠椅
- 下一篇:近视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