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纤维及薄膜表面冷等离子体连续处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7208060 | 申请日: | 198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806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斌;张志谦;魏月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00 | 分类号: | D06M1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薄膜 表面 等离子体 连续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加工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或薄膜(聚乙烯薄膜)进行连续化冷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所必须使用的动态真空设备。动真空的建立完全由纤维(或薄膜)进、出口处的真空器来完成,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动真空方法,以便使纤维(或薄膜)冷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这项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众所周知,通常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受纤维和树脂间粘结性的影响,尤其是碳纤维,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要求有较高的机械性能时,纤维与树脂间粘着性的好坏就成为纤维增强效果的主要因素。用于纤维表面处理的方法很多,如表面氧化法,表面涂层法,冷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法,但这些方法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各种问题,如表面氧化法虽可增强纤维与树脂的粘结性,但对纤维本身的强度损伤严重,需洗涤、干燥、处理时间又过长。表面涂层法增强效果不显著,而费用过高,难以工业化应用。冷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法,在显著改善纤维与树脂间粘结性的情况下,对纤维本身性能不发生影响,工艺较简单、操作方面,不污染环境,但目前只是处于实验室间断处理,另有少数人将此方法连续化,也只是停留在用玻璃管处理单束纤维,无法实现工业连续化生产。日本专利公报昭47-24978报道了用间断法处理高模碳纤维的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过程中,由于等离子体分布不均匀,导致对纤维表面处理也不均匀,影响增强效果,且处理规模受到限制,也无法工业化。U、S patent3.824.82报道了纤维冷等离子体连续化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纤维束通过尺寸适当的管子以达到动密封效果,这种处理法虽可同时处理多束纤维,而且可连续处理,但纤维磨损严重,易发生堵塞现象,一旦某束拉断,不但会影响整个体系的真空度,也不易把纤维穿过去,不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特别是对于处理薄膜更无能为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任务就是研究出一种即能处理纤维。又能处理薄膜的工业连续化冷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本处理设备就是一种可同时处理任意束纤维,也可处理薄膜。由于纤维(或薄膜)在进出本处理设备的真空器时不存在滑动摩擦,就可以完全避免纤维磨损等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纤维(或薄膜)进出口处真空器的设计及同步传动问题。真空器只允许纤维(或薄膜)通过,不允许气体通过,从而可在处理腔内保持1-10-2mmHg的真空度,真空器可以同时平行地进出任意束纤维或一定宽度的薄膜。传动控制系统保证进出纤维速度相同,且纤维(或薄膜)走速可调,张力可调,图为该设备详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开关柜柜门与开关的闭锁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削铅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