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体全身辐射治疗床无效
申请号: | 87208159 | 申请日: | 198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815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张雪珊;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N5/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亚平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全身 辐射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直到本实用新型提出为止,世界上研究出治癌的药物已超过100万种。治癌的方法有普通热疗、化疗、放疗等。但现有设备所能获得的均不够理想。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在42~45℃温度下,可杀灭癌细胞,而人体的正常细胞则可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存活。根据这一发现,国外出现了局部热疗和全身热疗,国内也有人在进行探讨,但均未取得一定疗效。原因何在?我们应用多学科技术理论,收集、分析了各种热疗的原理和临床结果,初步认为:局部加热疗法以微波加热为主要方法,它仅仅是对肿瘤的部位加热,癌细胞有扩散而未受致死高热作用的可能。因此,不可能取得应有的疗效。国外常见的全身加热装置,主要有热水灌流循环加热法、电热烘箱加热法,这些方法属于对流和传导热为主的加热疗法,一般仅加热于皮肤表面,无法作用于较深组织内部。而肿瘤又多数发生于较深组织内部和血液。故已有的局部和全身的加热疗法未能取得较好的原因是显而易见了。
本实用新型试图克服已有治疗方法中的单纯热作用和加热不均匀,作用仅限于表面影响疗效等缺点,希望用这一新的方法和装置治疗普通疗法难以治愈的某些疑难疾病,争取达到下述两个目的:
一是配合药物疗法和放疗、化疗,对某些肿瘤和血液癌症患者施行较为均匀、作用较深的全身性模拟人体频谱匹配效应场疗法治疗,在全身范围内产生“内生热效应”和生化反应,另外,频谱效应场对组织内生物电场的影响而导致体内发生反馈调节等作用,用这样的辐射热疗法抑制或杀灭已经扩散到全身和血液中的癌细胞;二是对大面积烧烫伤、大面积伤口感染、溃疡、大面积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和瘫痪、小儿麻痹症有治疗和辅疗作用,并可用于预防医学,如防治感冒增强抵抗力等健身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方案为:
提供一种人体全身辐射治疗床,它包括床台、电机和齿轮传动箱、固定基座、床柱和头托,其特征在于:
a、治疗隧道由内壁、中间加热层、外壁以及隧道罩组成,内壁、中间加热层、外壁以及隧道罩,均呈圆弧形或圆形且顺次呈复盖形式连接,隧道罩的一侧通过隧道转轴与床台呈可转动开启形式连接;
b、上述内壁由外表层及衬基构成,外表层选用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钼、氧化锌、氧化锂、氧化铜、氧化钛、氧化锶、氧化铬、氧化钴、氧化钒、氧化硒、氧化锗、金属铬、氧化铈等混合稀土元素材料,按所占百分比例(%)分别为0.7、2.5、0.8、0.6、2、0.6、0.9、0.8、0.4、64、0.3、0.8、1、0.9、0.2、1,采用均匀混合喷涂烧制法制成,外表层附于衬基上,且外表层的厚度为0.2~0.3毫米,但最佳厚度为0.25毫米。
c、内壁辐射热治疗监测电控系统与中间加热层电控系统连接成本辐射热疗床总电控系统;
d、一副其中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载入滑床安装在床台上。
上述中间加热层可采用任何形式的加热层,而最佳形式则是电热空气匀流匀热空心夹层。
上述电加热空气匀流匀热空心夹层的最佳形式为:夹层内固定有瓷管绝缘的电热丝,有两个微型电风扇固定于夹层的两顶端,而夹层层体由耐热材料制成。
上述载人滑床的上述非金属材料可选用任何非金属材料,而最佳选用的材料为刨花板等木质材料。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分为治疗合、控制台二部分,由治疗隧道载人滑床、床台、床柱、固定底座、电气和机械传动机构,音乐治疗装置、清新空气发生器和微型电脑、心脏主要功能监护装置、脉搏监测器、温度曲线描迹仪、循环冷却系统和报警装置组成。调温精度±0.15℃,测温精度±0.10℃,有可编升温治疗程序和数显功能,治疗床自长2.2米,床台高0.7米,载人滑床行程1.2米,负重90公斤。治疗隧道内壁为涂镀的模拟人体频谱发生层,隧道中间为加热层,由电热器和微风机形成热空气层,以供给内壁频谱发生层的激光能量。外层由塑料或木质材料构成,其外层内侧衬有硅酸铝耐火保温纤维毡,治疗隧道可以开启,由固定在一侧的转轴和齿轮实现启闭。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治疗方法和装置相比具有下述两个优点:一是使普通疗法治疗无效或难以奏效的某些难治疾病有了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有明显突破的可能;二是没有射线辐射疗法的副作用,患者能在伴有音乐治疗功能和清新空气中,安全、可靠地实施全身性治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未经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安全型无接点驱动器
- 下一篇:新型照相底片保存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