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免疫反应测定仪无效
申请号: | 87208173 | 申请日: | 198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817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辛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康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疫 反应 测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诊断疾病为目的的医学试验仪器,尤其是一种能够测定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反应测定仪。
免疫学诊断是医学试验的重要内容,它是诊断各种传染病及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的可靠依据。由于目前的免疫学试验都是手工操作,普遍存在手续繁锁、费工费时、试验结果不易判断准确等缺点,常给疾病的诊断带来困难和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速、准确,能适用于多种免疫反应的测定仪。
本实用新型的免疫反应测定仪是根据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相结合,而抗体或者抗原又是带电荷的蛋白质,使固定有抗原或抗体和不固定抗原或抗体的两极之间能产生电位差的原理,经过放大、检波,最后由电表指示,得出被测抗体或抗原的含量。
本免疫反应测定仪由调零器(1)、放大器(2)、检波指示器(3)、电源(4)和电极(5)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测定仪线路图。
图2为电极部份示意图。
如图1所示,调零器(1)为一单电桥电路,电阻R1、R3和电位器W1的两部份组成电桥的四个桥臂,调节W1可使电桥平衡、电极(5)的电位为零。电阻R2限制大电流通过电极(5)和放大器(2),起保护作用。调零器(1)的一输入端串联电感L1和电容C1,用以提高交流电频率,防止电极极化和试液分解。电位器W3用以调节桥路电流。
放大器(2)由结型场效应管BG1、三极管BG2、BG3、BG4、电阻R5~11,电容C2、稳压管D1、电位器W4、W2等组成。以结型场效应管BG1作为输入级,提高其输入阻抗,以满足小信号放大。W4为放大器(2)的零点调节器,W2调节输入电流。本放大器采用深度负反馈,加强其稳定性。
检波指示器(3)是将放大后的交流信号转变为直流电,通过电表指示出来。由二极管D2~D5,电容C3、C4,电阻R12组成。电源(4)则为放大器(2)提供直流电,它是由二极管D6~D9、电容C5、C6、稳压管D10、电阻R13、电感L2组成。检波指示器(3)和电源(4)都是通过桥式整流使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再通过π型滤波消除脉动电流,使之变成平稳的直流电。
电极(5)部份如图2所示,两电极(1)外部套有醋酸纤维膜(2),插在电极容器(3)里,电极之间靠缓冲液沟通,缓冲液可以透过外膜进入电极内,因此两电极是相通的。在一电极的外膜上固定抗原(或抗体),当缓冲液有抗体存在时,即与电极外膜的抗原结合(如缓冲液的PH是8,抗体蛋白带负电荷,即蛋白质在PH7以上带负电荷,在PH6以下带正电荷),此时该电极集聚负电荷,其结果膜电位发生变化。
本免疫反应测定仪结构不复杂,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无人为误差,可测定各种抗原或抗体,如乙型肝炎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肥达氏反应以及血型鉴定等等,能适应进行各种免疫学试验。
操作实例:
将不含血清的缓冲液放入电极容器里,调节W1使电表指针指零,然后再测定用PH为8的缓冲液稀释至10倍的血清溶液。由于固定有抗原的电极吸附了有抗体的血清,血清蛋白在PH为8的溶液中带负电荷,从而使两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放大器的输入端即有微弱的电流通过,经放大、检波后由电表显示出来,因此,从电表读数可以看出血清中抗体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康,未经辛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分度机构
- 下一篇:同步卫星轨道参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