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车排气净化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8195 | 申请日: | 198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819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胡逸民;曾庆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质矿产部探矿工程研究所;广东省消防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F01N1/02 | 分类号: | F01N1/02;F01N3/00 |
代理公司: | 地质矿产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继胜 |
地址: |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排气 净化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拔一千米以下地区,汽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浓度CO≤8%、HC≤8000PPM的各型(解放、东风、130、进口小汽车)新车和在用车的排气净化,同时可控制排气噪声。
汽车排气催化净化装置是保证净化汽车尾气宏观动力学的传热、传质过程,及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实现最佳净化反应的条件。现有汽车排气催化净化器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净化CO和HC的;一种是净化NO的;另一种三元净化的,可以同时转化CO、HC和NO。根据所使用的催化剂的不同,产品性能各殊,但在结构上大体相仿,均具有进、排气管道,气室、催化室、外壳等结构;为了保证净化效果,催化净化器还要有热反应器、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废气再循环、过热报警等附属装置,三元催化净化器还带有自动控制空燃比的氧传感器。为了控制排气噪声,再串联一个消声器。因此,汽车排气催化净化、消声系统,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鉴于现有催化净化、消声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根据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声学原理,提供适于宏观动力学的传热、传质过程,保证催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可以控制排气噪声,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净化、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具有外壳,加料口,进、排气管道,气室,含有催化床的催化室构成,呈双圆锥柱或柱状,其特殊之处是:进气管端配有方位调整件,进气管与进气室相联接处带有扩收管,与进气室孔道构成辅助自然补氧结构,进气室与催化室的隔板上带有混气共振管,催化室内催化床的上筛孔板上带有分流板,排气室内置有共振消声管。
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经进气管、扩收管流向进气室,利用进流速度变化产生的压降,空气由端盖环缝进入端盖环空并流入进气室,两股气体经过混气共振管充分混合流入催化室,经分流板进入内装催化剂的筛孔状催化床,与催化剂均匀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消除气体中的有害成分CO、HC、NO,后到催化室排气腔流入排气室,经共振消声管到排气管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集催化净化器功能与排气消声器功能为一体,旣可对汽车尾气进行催化净化,消除有害气体,又可控制排气噪声;本实用新型利用进排气室的空腔,增装共振消声管,并利用催化室本身的结构及催化剂的作用进行消声,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根据共振消声原理,在进气室内装有混气共振管,使废气反应物分子混合均匀,利于催化反应,旣提高了净化率,又降低了排气振动噪声;根据汽油车排气贫氧、不利于催化氧化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利用流体速度变化压差,设有扩收管,与端盖补气环缝和内端盖进气孔道形成辅助自然补氧结构,结构简单,造价低;由于在净化消声器与汽车排气管联接处设有方位调整件,保证气流方向不变,从而防止催化剂勾漏现象。
本实用新型与稀土小球催化剂配合试验,取得显著效果:净化效果稳定(见表1);经五万公里工业跑车考核,箱体完整无损,无变形;阻力小,怠速时压力降小于10毫米水柱,中速时小于60毫米水柱,车速从20公里/小时到6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无明显变化;本实用新型代替原消声器后,油耗无变化,噪声可降低3-7分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质矿产部探矿工程研究所;广东省消防器材厂,未经地质矿产部探矿工程研究所;广东省消防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挤压式连续压滤机
- 下一篇:裁衣划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