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小型悬挂式偏置犁无效
申请号: | 87208516 | 申请日: | 198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851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国;王佩德;林文华;李自华;陈树群;高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机械研究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59/06 | 分类号: | A01B5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钱明亮 |
地址: |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悬挂 偏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农业机械类的一种耕作机械。
目前为20千瓦以下的拖拉机配套的悬挂铧式犁,由于其工作幅宽比拖拉机轮距窄得多,因此在耕到地边总要留下一条30-50厘米宽的地带无法耕(即所谓的残耕带),不得不再用牛耕或由人工挖掘。偏置犁就是在耕地时不留残耕带的犁。这种犁还可耕紧挨果树、篱笆或墙根的地带。国外许多小拖拉机上都使用偏置犁。这种犁上的偏置机构也有好几种型式,但构造都颇为复杂。如意大利生产的双弧板式,比利时和日本生产的横樑式,以及用丝杠和螺母定位的平行四杆式等。这些机构都存在一些缺陷,或者是操纵换位时费事费力,很不方便,或者是结构复杂,造价太高,或者是所能达到的偏置量很小,或者是犁身很长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适用于较大偏置量的小型悬挂偏置犁,其原理和构造,以下述实施例说明:
图1是这种犁的偏置机动图
图2是这种犁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G-G处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偏置犁的悬挂横樑(1)按三点悬挂方式与拖拉机的两根下拉杆连接(上拉杆未画出)。悬挂横樑(1)上安装着平行四杆机构ABCD。四杆机构的A、B两处绞接在悬挂横樑(1)上,C、D两处与犁横樑(3)绞接。犁横樑(3)上还有两个定位销孔(4)和(5)。犁在一般耕作时,销孔(4)与固定在悬挂横樑(1)上的定位支臂(6)的端部用锁定销(7)锁定,于是犁架(8)和犁体(9)、(14)处于图1中粗实线所示的位置。此时犁铧翼部正好在拖拉机走在犁沟内的轮胎(10)内侧的沟墙线(11)的位置,并留出少许防止漏耕的重叠量(12)。
如果需要耕翻地边遗留的残耕带时,则将锁定销(7)拔出并将犁架(8)连同犁体(9)推向未耕地一侧。此时,平行四杆机构将处于ABEF的位置。销孔(5)则到达定位支臂(6)端部“C”形卡(13)内。此时用锁定销(7)锁定。于是犁架(8)和犁体(9)、(14)处于图1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位于后部的犁体(14)即可将拖拉机左轮胎(15)下面的地带全部耕掉。在地边、地头耕完后,将锁定销(7)拔出并将犁架(8)和犁体(9)、(14)推回原位(图1中粗实线所示的位置),再将锁定销(7)插入定位孔(4)中,使犁架(8)与固定在悬挂架上的定位支臂(6)重新锁定,则犁又恢复一般工作状态。犁的换位工作在犁升起离开地面后由拖拉机驾驶员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机械研究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未经福建省机械研究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