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触摸式变温电烙铁无效
申请号: | 87208608 | 申请日: | 198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860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宁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23K3/02 | 分类号: | B23K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炳南 |
地址: |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式 电烙铁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合于电子、电器安装,维修及烙画,塑熔等行业使用的触摸式可变温度电烙铁。
目前市场销售的外热式或内热式电烙铁,由于烙铁芯热量集中,烙铁头在高温下极度氧化容易“烧死”,而且温度累积升高也容易将烙铁烧坏。其原因在于通电后一直在额定状态下发热所造成。既浪费了电能又容易损坏烙铁,而且还不能根据用途而使温度变化,对焊接对象的适应性较差,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节能,耐用,并且采用人体触摸办法来方便地改变温度的电烙铁。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的外热式或内热式电烙铁柄内装上由可控硅,二极管,限流电阻和手触电极等元件构成的交流电触摸开关电路。触摸开关电路可以事先给定一个保温电压,使电烙铁保持有一定的温度,使用时若感到这个温度不够高,再用手指触摸裸露在烙铁柄上的触摸电极,触摸开关电路工作,使电压加到烙铁芯上,烙铁温度迅速升高,即可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所以实现了节能,耐用,可改变温度和使用方便的目的。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触摸式变温电烙铁的示意图。
图3是交流电触摸开关电路原理图。
如图1,图2所示:触摸式变温电烙铁主要由烙铁头(1),烙铁杆(2),烙铁芯(3),烙铁柄(4),触摸开关电路板(5)和手触电极(6)所构成。电路板(5)插接在烙铁杆(2)后面的基部,并悬空在烙铁柄(4)中,电源线(7)的相、零线连接在接线柱(8)上,烙铁芯(3)的两根电源线连接在接线柱(9)上,随从电源线(7)进来的地线与烙铁杆上的接地线直接相连。电路板(5)上焊接有如图3所示的可控硅SCR1,SCR2,电阻R和二极管D。限流电阻R1,R2通过连接线并且套上绝缘套管(10),将其一端焊接在可控硅SCR1和SCR2的控制极上,另一端连接在两个金属片(11)上,金属片(11)嵌在烙铁杆(2)后面的基部。手触电极(6)可以是两个小螺钉,当小螺钉拧紧后,一端与两个金属片(11)接触,另一端裸露在烙铁柄(4)外,以供触摸电极时使用。
图3是交流电触摸开关电路原理图,触摸开关电路主要由二支反向并接的可控硅SCR1,SCR2,电阻R,二极管D,限流电阻R1,R2以及手触电极(6)组成。设电源线上为相线,下为零线,当电源在正半周时:SCR1正向承受电压,SCR2反向承受电压,SCR2的控制极的漏电流通过电阻R和二极管D触发SCR1,使SCR1在电源正半周时导通,负载〈烙铁芯〉Re两端获得了半波电压。在电源负半周时:SCR1反向承受电压,SCR2正向承受电压,SCR1控制极的漏电流通过限流电阻R1,人体电阻Rt和限流电阻R2触发SCR2,使SCR2在电源负半周时导通,负载Re两端又获得一个半波电压,从而在正负半周中Re获得了全波交流电压。在负半周中,由于SCR1控制极提供的漏电压与站在大地上的人体具有同等电位,所以人体直接触摸R2也可使SCR2负半周导通。如果去掉电阻R和二极管D人体直接触摸R1R2,SCR1,SCR2导通输出一个不完整的交流电压。
当电烙铁接通市电后,可控硅SCR1导通,烙铁芯Re获得一个半波脉动直流电压,称它为保温电压。在保温电压作用下烙铁保持一定温度焊接一些小型无线电元件锡面光滑,且因热量小而不易烫坏元件,则耗电仅是烙铁原功率的1/5。在焊接大东西时,烙铁头的温度不够,可用握在烙铁柄(4)上的手指方便地触摸手触电极(6),靠人体电阻Rt将限流电阻R1,R2连通,使另一支可控硅SCR2导通,烙铁芯Re获得全波交流电压,烙铁温度迅速升高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交流电触摸开关电路,可使烙铁温度在较大范围内方便地变化,从而对烙铁头烙铁杆的高温氧化程度带来明显的改善,延长了电烙铁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节省电能。因此它是电子,电器安装,维修及烙画,塑熔等行业比较理想的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未经洛阳师范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