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压充油设备防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8681 | 申请日: | 198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868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电子工业局试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40/00 | 分类号: | H01F40/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建刚 |
地址: |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设备 防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高压电器充油设备的防潮装置。
目前,因高压充油设备受潮而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情况很普遍。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压充油设备多采用全封闭结构,其防潮效果很好;但因受制造设备的材质、技术和工艺要求的限制,不发达国家无法生产全封闭的高压充油设备。为防止高压充油设备受潮,国内多采用改良型全封闭结构防潮装置,如金属膨胀器、地电位、高电位油枕或胶囊封闭等结构,虽也不同程度地起到了防潮效果,但这类装置造价高,工艺要求复杂且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制造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和使用寿命长的高压电器充油设备用的防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附图所示。整个装置大致分为工作腔(1)、传递腔(2)和呼吸腔(3)这几部分,而且使用时上述三个腔内都充有油。(4)是充油设备的储油柜。当充油设备内随温度升高而膨胀的油经储油柜(4)与工作腔(1)之间的连通管(5)和导管(6)进入工作腔(1)时,工作腔(1)的油位上升,推动工作腔本腔气体经工作腔导气管(8)、干燥器(9)和传递腔导气管(10)进入传递腔(2),至使传递腔(2)中的气体总量增加,增加的气体推动传递腔的本腔油向下移动,其经传递腔排油孔(12)进入呼吸腔(3),呼吸腔(3)的油位因此上升,推动呼吸腔本腔气体经呼吸管(14)排出进入大气,完成了一次油膨胀的动态平衡工况;当温度降低时,充油设备的油收缩动态平衡工况的工作顺序与上述过程相反。当大气中的湿气经呼吸管(14)进入呼吸腔(3)且随温度降低而凝聚为水时,只能沉积到呼吸腔(3)的锥形底部;由于呼吸腔(3)充有一定数量的油,其覆盖着锥形底部的积水,使积水产生的湿气很难扩散到传递腔(2)中,即使有少量湿气扩散到传递腔(2)中,当其经传递腔导气管(10)向工作腔(1)扩散时,也会被干燥器(9)所吸收,故保证了工作腔(1)中的工作介质油和气始终保持干燥,从而避免了充油设备受潮的可能。另外,由于呼吸腔(3)和传递腔(2)中的油、气阻隔大气中的氧和工作腔(1)中的油接触,防止了工作腔(1)中的油被氧化,保证工作介质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一套完整的水分分离、缓解、隔离和吸收的措施,延长了高压电器充油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结构上的改进,其制造成本较之目前使用的各类防潮装置都低,安装调试过程大为简便。
实施例:为高压互感器制造的防潮装置,采用薄铁板和钢管焊接而成,并在防潮装置内外均涂上保护漆,在工作腔(1)和呼吸腔(3)中装有油标(13),在呼吸腔(3)的锥形底部装有排水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电子工业局试验研究所,未经云南省电子工业局试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碗
- 下一篇:高精度光电路灯控制器